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幾年,養老體制改革一直是備受各界關注的話題,而由此引申出的延遲退休計劃更是飽受爭議。近日,一項由清華大學專家團隊所提出的養老體制改革方案建議,從2015年開始實施延遲退休計劃,2030年之前完成男、女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的目標。其實,早在今年4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就曾提出,我國應逐步延長退休年齡,建議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
按照一般的理解,一項政策出臺前,政府往往會通過媒體進行“吹風”。因此,有關推行“65歲退休制”的建議,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65歲退休制,難道真的勢在必行?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報告顯示,中國人口從2000年的12.65億增至13.39億,中國60歲以上人口占了總人口的13.3%,較2000年上升了近3%,老齡化加速。而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我國養老保障賬戶的缺口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有報道稱,2013年全國養老金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因此,面對日益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缺口問題,相關部門適時提出改革養老制度,似乎是迫在眉睫。
清華大學專家發佈延遲退休年齡的建議後,網友的反對和質疑聲遠大於支持言論。網友“兔子愛吃肉150”這樣算了一筆賬:“女的55歲退休,繳納30年養老金,如果繳納的養老金不算利息,要到80歲才能拿回自己繳的錢,如果算利息(年息3.5%),要到100歲才拿回來。”在某網絡論壇中,眾多網友則支持網友“舍得1911”的觀點:“先改革養老雙軌制再説(延長退休年齡問題)。”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難度大,收效甚微目前,中國的養老金制度實行的是雙軌制。所謂“雙軌制”,是指針對不同用工性質的人員採取不同的退休養老金制度。它被認為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的特殊産物。自2008年開始,人社部就在力推養老金雙軌制改革,但收效甚微。
曾在北京某糧食加工廠工作的劉女士説,她2008年退休,雖然制度在逐年改變,但現在的退休工資仍然只有2000多元錢。她告訴記者,她退休前的工齡是25年,以這樣的工齡在事業單位退休的人,退休工資卻是她的兩倍多。
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向記者表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必須一起進行,單獨進行改革是行不通的。目前我國單獨進行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的難度非常大,需要有全局、總體的一攬子設計。
有專家認為延長退休年齡是彌補養老金缺口的最佳辦法鄭秉文認為,在現收現付的養老金制度裏,替代率、繳費率和退休年齡這三個可變量中,延長退休年齡是彌補養老金缺口的最佳辦法。“我國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較低,威脅到制度長期的財務可持續性和支付能力,需要提高法定退休年齡來對我國養老金制度中的各項參數進行調整。鄭秉文測算認為,我國居民的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養老統籌基金可增加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200億元。
也有專家認為在中國實行延遲退休政策並不科學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所秘書長唐鈞則基於中國的階層結構角度分析認為,在中國實行延遲退休政策並不科學,“當今中國70%是藍領,只有20%多一點是白領,這就意味著,與歐洲大多數人為白領的國家不同,在中國大多數人是反對推遲退休年齡的。”唐鈞認為,現今中國的現狀是女的到40歲以上、男的到50歲以上,大多數人就很難找到穩定的工作,因而將退休年齡推遲到65歲,會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同樣來自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唐燦研究院也認為,現實情況決定了中國人不可能工作到65歲,“我並不贊成推行延遲退休政策”。
逐步延遲退休年齡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一場論壇上,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胡偉略在提交的論文中談到,逐步延遲退休年齡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胡偉略認為,決定退休年齡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人口的預期平均壽命,平均壽命較短,退休年齡較早;平均壽命較長,退休年齡就可以較晚。二是勞動力的年齡結構狀況,也就是勞動年齡人口同老年人口的對比。三是經濟發展狀況和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及社會文化傳統習慣等。在胡偉略看來,目前,人們不僅平均壽命長,而且身體狀況也較好,導致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現在老年人口增長的速度大於2%,將來恐怕達到3.5%,這樣的增長速度意味著,將來的老年人口必然需要較多的養老金。此外,知識分子及高科技人才還有條件為社會多做貢獻,如果讓其早早退休,就浪費了國家的培養資源。
此外,有社科院專家提出建議:2020年後每兩年延長法定退休年齡一年。另有專家基於各種數據分析提出,64.1歲應是我國的最佳退休年齡。
人社部正在抓緊研究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7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在回應關於延遲退休年齡的問題時表示,關於退休政策,人社部仍然在關注專家和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將認真研究,充分論證,慎重決策。尹成基談到,延遲退休政策關係到我國人口結構、代際關係以及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情況、總體就業狀況、職工和居民收入狀況等,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來選擇政策實施的時機。
正是這一回應,使得自今年兩會之後逐步降溫的延遲退休話題再度熱了起來,而上述清華大學專家團隊提出的養老體制改革方案的建議,更讓人覺得,延遲退休這一政策的實施,似乎勢在必行。
據人社部相關負責人透露,該部委託相關單位完成的養老金改革課題近日已經陸續上報,來自清華大學、社科院、人民大學和武漢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團隊已經制定並提交了多份改革方案。目前,人社部正在抓緊研究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將在適當的時候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待方案成熟後,涉及的各項改革舉措將逐步實施。
有分析認為,從人社部開始就延長退休年齡問題進行相關調研、意見徵詢和輿論吹風等情況來看,可以預測,延長退休年齡將是一個必然趨勢;難以預測的是相關政策的具體規定和推行辦法。
延長退休年齡也許是國家不得不推行的政策,不過受到熱炒的“65歲退休制”目前還是個虛假命題——退休年齡未見得就是65歲,何時推行不得而知,更別説具體推行辦法了。但不管怎樣,政府在進行決策前,都應充分考慮老百姓諸如“先改革養老金雙軌制”之類的意見,從而使新政策既利國又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