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1月6日,美國2012年大選的投票日,標誌著耗時將近19個月的總統大選將最終塵埃落定。在這一天裏,全美50州選民將通過不同方式投票決定未來4年的白宮主人,也將為這個仍舊在經濟低迷中掙扎的國家堅持或改變某種發展方向。
關於2012年投票日的最大懸念,無疑是美國首位非洲裔總統奧巴馬是否得以順利連任。事實上,2012年大選雖無08年那樣的開放而懸疑,但就目前的選情走勢看,也足以稱得上是勢均力敵的一場驢象對決大戲。從在任者優勢角度靜態審視,衛冕者奧巴馬具有高於六成的勝算,而從各州不同的選舉人團票的估算上也將強化奧氏連任的預期。但根據經驗研究的科學結論,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在任者的連任幾率具有密切相關性,這或意味著背負著7.9%失業率的奧巴馬並不那麼容易在這樣一場以經濟和就業為核心議題的選戰中過關。與此同時,截止到10月26日的統計數據,羅姆尼陣營募款額為11.3億美元,反超了奧巴馬的10.8億,財力不分伯仲,甚至較之雄厚。而更為嚴峻的是,自10月22日三場總統辯論以後,羅姆尼在全國民調中擁抱了所謂的“黃金交叉”,領先於奧巴馬,蓋勒普甚至還報出了“51%比46%”吊詭結果。當然,這一切都在十月底的驚變中被吹散在桑迪颶風裏,奧巴馬從而得以恢復到無法擺脫統計誤差的微弱領先。在任者優勢、選角人團票、失業率、競選財政抑或是全國民調,幾乎所有以往在選舉政治中奏效的風向標,在本次選戰中都指向了不同的方位。正是在如此紛繁混亂的選情走勢中,2012年美國大選將懸念留到了最後一刻。
在所有預測指標當中,最具可操作性的當屬是計算所謂搖擺州選舉人團票的歸屬了。在美國例外的這種“各州選民票決定選舉人團票”的間接民主安排下,大多數州在兩黨政治光譜上都較為固定,而唯有俄亥俄、佛羅裏達、艾奧瓦、新罕布什爾、威斯康星、弗吉尼亞、科羅拉多、內華達等州處於兩黨膠著的拉鋸之中,也正是這些未決之地將最終造就總統。從目前各州的民調觀察,羅姆尼通向白宮之路上必須拿下俄亥俄和佛羅裏達,否則就毫無希望可言,而在選前幾日的兩州民調中奧巴馬都仍微弱佔優。不過,也有報道稱,在這個大選季裏興風作浪的所謂“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組織已經買斷了搖擺州黃金時段的電視廣告,他們將借此做最後一搏。由於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更多對代表大企業、大資本的羅姆尼有利,因而或許存在著幾分變數。
無論如何,不爭的事實是,俄亥俄和佛羅裏達兩州分別僅佔全美人口3.7%和6.0%的選民將代替全美作出選擇,這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一種民主的失衡。同時被扭曲的還有握在兩黨候選人手中的內外政策。試想,是否正是因為俄亥俄及其所處的“銹蝕帶”遭遇到更多“中國製造”的競爭,才加速驅動了兩位對俄亥俄覬覦已久的候選人肆無忌憚地炒作中國議題?再試想,佛羅裏達大量的猶太裔、老年人以及拉美裔人口,對於兩黨候選人在中東事務、醫療改革以及教育等社會議題上的站位又意味著什麼呢?畢竟,奧巴馬或羅姆尼並不是在競選某個州的州長,但其感覺已然具有諷刺意味地像極了。
時事分析觀察者往往會對奧、羅對決的鹿死誰手更為關心,而對於研究者而言,本次選舉中的“變與不變”則更為耐人尋味。目前看,作為“造王者”搖擺州現象屬於“不變”的範圍之內,而可能比較可圈可點的變化中首當其衝者就是衝潰一些競選財政堤防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不過,在11月6日投票日當天,選民的參與也將為本次選舉選擇一個“變”或“不變”。根據統計,標榜西方民主典範的美國自1960年代以來始終維繫著極為低迷的投票率,一般維持在50%到60%之間,甚至還出現過1996年49%的歷史第二低。不過,自1996年之後,美國總統選舉的投票率呈現出逐次上升的趨勢,2008年為58.2%。這一趨勢或可説明,選民開始更多關注選舉,更多關注國家事務,當國家面臨外部威脅或內部問題時,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政治意願。當然,從另一側面也能説明,近年來的美國更多走到了十字路口的中間,需要通過投票作出重大抉擇。颶風過後,但余患猶在,因而某些媒體推測將對投票率産生影響。必須指出的是,桑迪颶風路徑的各州並非搖擺州,即便投票率降低也很難改變選舉人團票的歸屬,因而應該並不會出現因投票率低而翻盤的情形。不過,根據投票日稍後才能統計産生的投票率的細節情況,或許可以發現近年來兩黨在性別和種族上的鴻溝越發模糊了起來,比如超過預想比重的女性選民會否轉入羅姆尼的陣營,或者已成為美國第一大少數族裔的拉美裔如何在驢象之間取捨,都將成為判斷新一輪政黨重組的可能依據。
無論如何,投票日過後,新一屆總統將在事實上確定。而對於他而言,財政懸崖、亞太變局、中東危局……等等一連串事務將不得不審慎應對。回天乏術,或許短期內誰也無法徹底扭轉目前美國的內憂外患。
研究興趣為美國政府與政治、中美關係、比較政治等,出版專著《國家的錢袋:美國國會與撥款政治》。2008年和2011年,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交流。
胡澎,史學博士,民盟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畢業于日本富山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日本東洋文化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2004年5月獲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馮昭奎,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1983年改行搞日本研究和國際問題研究。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一個道理:不懂科技,不懂辯證法,就不懂國際關係,不懂戰爭。
要堅持推進改革,釋放個人的自由,讓更多人發展自己的夢想,中國的未來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詳細]
日本一直仰視著它身旁所有的強者,從盛唐到歐美,從中華文明到工業科技。一路走來,大和民族時而謙卑恭謹,饑渴地學習一切新知只為讓自己變得更強;時而自大傲慢,以變強為圭臬,不斷擴張、征伐。[詳細]
“美國夢”已經成就了一個國家和無數國民。無論美國人如何討論它,都不是考慮是否放棄“美國夢”,而是如何修復它。其所代表的富裕、繁榮和背後的精神內涵,都值得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去學習和借鑒。[詳細]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替作用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的雙重矛盾性質的國家。俄羅斯,屬於東方,還是西方?[詳細]
理性的德國沉穩、嚴謹;激情的德國把國家與榮譽看得無比崇高。在短暫的統一歷史中,德國國內一直在按照自身認為正確思路審慎前行。[詳細]
無論這些邪教吹得有多神,不變的是他們控製成員,瘋狂斂財的本質。但只要看清他們的本質,相信正常的信仰是教人向善的,就不會被他們迷惑。[詳細]
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異和獨特的民族,他們一手捧著柔美秀麗的菊花,一手提著鋒利的刀劍,總是神情緊張地聳立在地球之顛。[詳細]
擅長政治平衡手腕的安倍晉三如果再次上任,相信對中日關係而言不會是一件壞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