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012年高考在即,莘莘學子將奔赴自己的戰場,為夢想而努力。經歷了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他們終於迎來了本是畢業演出的高考,分量卻相當於這12年的總重。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現在,這分量還在層層加碼,不斷擴充——從一個人的高考,到全家人的高考,再到全社會的高考。有網友計算,一個孩子的高考成本,30年間已從0.46元漲到4萬元。[詳細]
知道高考為什麼在6月7、8號嗎?意思就是,錄取吧。給所有參加高考的同學,祝大家都能被理想的學校,錄取吧!高考加油!高考生加油!好運!!
又是一年高考時,為考生加油!
終將知道,值得我們驕傲一生的,原來不是年輕時就讀于哪所名校,而是我們憑藉我們自己的汗水、努力和智慧坦蕩地活在自己的名義之下。鮮花、掌聲很快就會給人淡忘,只有那為之付出的努力才讓我們受益終生。將祝福送給各位高考生!
對於許多人來説,高考是改變人生命運最好的機會。記得當年每晚0點睡覺,早晨5點起來跑步。天熱時拿書扇涼,扇幾下看一眼,然後拼命背下。上廁所當然也必拿著書,所以幾乎每本書的扉頁都沒了……那是最痛苦的記憶,也是最輝煌的記憶。
國內的高考有點“動機不純”。“好好學,考上一個好大學,將來找份好工作”,這是國內絕大多數考生和家長的原始動力。就是説,學習的目的已經被扭曲,主要不是對知識的渴求,不是為了完善自我和提高綜合能力,而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和競爭的利器。
高考成本高漲一大作用,就是給孩子們增加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再配以全社會在高考異於常態的高壓態勢,使孩子們根本無法淡然處之。讓孩子們放寬心的話,究竟是給承受壓力的考生説,還是給製造壓力的家長和社會説?這恐怕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監督和規範考生,在高考的起跑線上就要恪守誠信,重點打擊涉及高考的違法行為,顯得十分必要。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健全和完善,一些企圖在高考過程中玩弄花招矇混過關的不法之徒,已漸漸失去了可乘之機。高考走陽光大道最穩當,也最安全。
改變命運,其實不只有高考。現在國家提供了許多能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像成人高考、職業技能培訓、自考等方式,即便是高考落榜了,也無需唉聲嘆氣。高考只是獲得更高教育的途徑之一,而最重要的是自身對知識的渴求,有改變命運的勇氣。 [詳細]
對許多平凡的中國孩子和家庭而言,高考依然帶有改變命運的光環。它是人們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和勤奮來得到人生的巨大變化,進入一個好的大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儘管還有其他的方式進入高校,但是高考的成功意味著孩子能走上一條光明的捷徑。 [詳細]
我國教育要提高質量、讓老百姓滿意,緩解社會的教育焦慮,首先,必須給受教育者提供多元的教育選擇。這就要求取消學校的行政級別,政府對民辦教育、職業教育給予足夠重視,讓所有學校平等競爭。同時調整人才評價體系,從關注人才的學校、學歷身份轉到關注個體的能力與素質。其次,必須切實推進教育去行政化,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學校的模式,推進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改革中高考制度。再次,必須打破升學教育模式,把學校從升學教育中解放出來,讓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條件大致均衡。
高三學生棄考的主要原因是低齡留學、就業壓力、經濟問題等,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就業壓力。學子寒窗苦讀十餘年,在就業的現實社會壓力下卻毫無應對之策。造成這樣的悖論根源在於,中國的單一升學教育體系以及單一的成才模式。在這一教育體系和成才模式之下,受教育者關注的是“升學”福利,而非求學本身。一直以來,在談到教育與人才發展時,不少專家呼籲,社會應把上大學作為成才的選擇之一,而不是唯一,在上大學之外,應該還有其他成才選擇。但具體到教育政策和人才政策時,卻依舊把上大學作為“唯一”的成才路徑作為決策依據。
“中國高等教育弊端是什麼呢?我把它概括為六點:一是管得死死的大一統的教育體制;二是填鴨式的灌輸教育原則;三是單一學制和狹窄的教學制度;四是單純以分數高低取捨和評價人才的考試方法;五是大包大攬的學校為社會的小農管理方式;六是單一的非再生式的撥款機制等。在六弊之中,大一統的教育體制堪為弊中之弊,它的大弊端就在於:由一個部門壟斷辦學,用一個固定的模具把學生鑄造成同一規格的産品,導致了‘千校一面’、‘萬人一格’的局面,從而抹殺了人才的差別,束縛了他們的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