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鄭州網友爆料自己在雙匯連鎖店買了雙匯肋排,用熱水燙時竟出現許多小蛆蟲,該網友把照片發到網上試圖維權,引發關注。不過昨日,雙匯方面回應“雙匯肋排現蛆蟲”事件,稱該網友為河南某電視臺廣告部人員,整個事件都是精心策劃,原因是雙匯此前拒絕該人士的相關訴求。 [詳細]
多好,買排骨送蟲(沒草)。有本事去檢測去質檢,進入一環又一環的論證,簡單講就像進入盜夢空間。看你耗得起還是相關部門耗得起。
我還是相信雙匯。理由很簡單——這種工業化養出的豬各種化學元素齊備,蒼蠅會選擇在這産卵嗎?蛆蟲又有那麼強的抵抗力嗎?早該被藥死啦。
雙匯肋排現生蛆,這是一次維權還是一場炒作?
中國的美食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而不是五毒俱全;中國人的舌尖能夠承載的是酸甜苦辣,而不是元素週期表。雙匯火腿瘦肉精曾經讓我們飽嘗化學元素帶給舌頭和胃的瘋狂刺激,如今,化學元素一改“高蛋白質”的蛆蟲,能給廣大消費者好好補補,著實進步不小。
網曝雙匯肋排燙出蛆蟲,雙匯集團和消費者各執一詞。但試問肋排生蛆該哪個部門落實監管責任?至今沒有個明確説法。工商局只負責經營者是否具備合格手續;質監部門則負責食品生産加工環節許可的監督管理,剩下的畜牧部門和商務部門,也都無法對“肋排蛆”給個説法。難道“肋排蛆”還成了個“黑戶”沒人管了?
雙匯肋排現蛆蟲事件是一起精心的策劃也好,説這是陰謀論也好,甚至懷疑消費者的真正動機也罷,雙匯方應該知道,當事網友和消費者或許要的很簡單,只是一個端正的態度,一句簡單的道歉,然後從源頭清查,找出問題所在,給消費者一個明明白白的答覆,消費者要的就這麼簡單,可為什麼這麼簡單的要求都達不到滿足?
一看:肉品表面光潔、細嫩,則為合格;表面發暗、發幹,則為不合格;二嗅:無腥臭味,氣味較純正的則為合格;略有氨氣味或酸味的則為不合格;三摸:若表面濕潤、切面不粘手的為合格;若表面微幹、切面有粘手感的則為不合格;四壓:若按壓後的凹印可迅速恢復原狀則為合格;若按壓後的凹印恢復較慢或不能完全復原則為不合格。
雙匯將“蛆蟲”事件推到消費者身上,是急於撇清關係、拒不認錯的做法。該消費者有圖片作為證據,而且雙匯一方沒有確鑿的證據指向該消費者是電視臺的工作人員,想要敲詐。 [詳細]
雙匯在其官網發佈的第二次聲明有理有據,而且購買這批産品的10余人只有1人投訴。另外,照片中的蛆蟲和排骨是分離的,並且,該消費者索要的賠償金額過高,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他有敲詐的嫌疑。 [詳細]
此次雙匯肋排中被指發現蛆蟲,本來就是一個説不清楚、難以證明的話題。對於此事,雙匯只説“不會出現此現象”,並拿出“四級負責人當場復核,查看相關單據和貨品,確定脊骨和大肋排為新到貨産品,鮮度非常好”作為證據,但是,誰又能證明劉先生買的這塊肉就跟這一塊肉是一個批次呢?或許劉先生買的肉是以前的剩餘呢?過渡糾結蛆蟲的有無,從公共危機處理上,其實是引入公共繼續討論雙匯的産品問題,更不利企業形象維護。解鈴還須繫鈴人,雙匯如果不想繼續擴大事態,在不能自證清白的前提下,只有讓劉先生滿意這個一個路子,儘快結束爭論,將影響降低到最小範圍。
喊冤,常常並不是意味著相關企業確有冤屈,恰恰相反是涉嫌違規違法企業在為逃避法律懲罰尋找藉口。因為經驗告訴我們,企業喊過冤,就會離不了了之不遠了。然而,如此“危機公關”法是合理且正常的嗎?是真相的交待嗎?是法律正義的伸張嗎?是對市場公平和消費者負責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他們忙不迭地進行的工作,只是為了轉移視線、設置議題,以便逃避責任、逃脫懲罰。企業也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的,有時亦難免面對各種誘惑,犯下一些錯誤。有錯誤不要緊,關鍵是要有糾錯糾偏機制。尤其是相關涉事企業要有痛改前非的措施和決心。
公關,是重大項目的攻堅過程,是緊急處理危機事件的手段以及過程。這個過程體現著企業價值觀和人文情懷。公眾期待的是我國企業在公關過程中能真誠做一篇“社會責任報告”,給民眾也給未來一個“良心交代”。致力於研究危機公關的中山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研究員林景新將危機公關法則概括為“三有”、“三通”全面管理。所謂“三通”是要站在公眾立場思考問題,發生問題後,首先要表示非常痛心,重新建立起信任之橋,然後才是處理事實。對利益相關方要“口徑通”。對媒體要做到“信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