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2012倫敦奧運央視網新聞臺特別呈現

倫敦人為何不買奧運會的賬

    奧運會落下了帷幕,不管這是不是“史上最爛的奧運會”,倫敦人對待奧運會的態度可謂令世人大飽眼福。他們為英國代表團的勝利喝彩,也為自己的薪水太低罷工;他們固執地認為這是最精彩的一次盛事,卻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給奧運讓路,甚至不惜與政府對簿公堂。正反兩面的倫敦,是市民們無比熟悉,且為之驕傲的地方。[詳細]

第19期

  • 央視網新聞臺出品
  • 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
  • 責任編輯:李漢森

倫敦人對奧運會飆臟字,甚至怨氣沖天

    倫敦奧運會的預算從最開始的24億英鎊,在2007年大幅提高到93億英鎊,在當時的一份民意調查結果就顯示,超過一半的英國人認為這93億花得不值。三年之後,預算數字飆升至200多億英鎊,倫敦民眾的態度也屬實讓這個數字很難堪。在“倫敦媒體中心”註冊的記者中,有一半來自中國,與之相映成趣的則是倫敦人表現出的讓人難以置信的冷淡,大多倫敦人對就在眼前的奧運或無動於衷,或漠不關心,甚至怨氣沖天。有人在沿街的墻上用白色石灰水,刷下“國罵”兩個字:F*** OLYMPICS。
     而這樣的怨氣噴涌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三年之前,倫敦市長約翰遜近日宣佈,將在倫敦東部的斯特拉福德市的奧林匹克公園內,建造一個可媲美法國埃菲爾鐵塔、美國自由女神像的地標性建築。可能是這個地標過於前衛,這一尚在設計中的建築,已經被英國媒體批為“無聊之塔”。在《每日郵報》的調查中,有86%的民眾對奧運塔表示反感態度,並直言它“太垃圾”。

民眾紛紛逃離倫敦,不願普天同慶

    既然如此反感奧運,倫敦民眾的參與度自然不高,本次倫敦奧運會的志願者,大部分為在倫敦生活的國際人士,這其中留學生佔了很大一部分。中國留學生、印度和歐洲其他國家的佔了主要,倫敦當地也有不少志願者,但都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和大媽。這與北京奧運會國人爭當志願者,志願者是百里挑一的場面完全不一樣。
     也有許多市民乾脆一走了之,徹底遠離奧運。在開幕之前,有專業調查機構進行過調查,接受調查的人中,有四分之一表示,將在奧運會期間出國“避運”。根據英國旅遊局的數據顯示,奧運期間將會有400萬英國人選擇出國旅行,倫敦地區有近80萬人離開。在開幕式當晚,倫敦希斯羅機場出境大廳人頭攢動,幾乎從不堵車的倫敦高速路也堵得水泄不通。

指望奧運發展旅遊的想法也宣告失敗

    有趣的是,當倫敦市民紛紛逃離倫敦的時候,這座城市並沒有被外來遊客填滿。據報道,歐洲大陸前往英國觀看奧運會的遊人,也遠比預想的要少。英國首相卡梅倫曾表示,倫敦奧運會將給英國商業帶來130億英鎊的收入。英國財政部也期望本季度的經濟增長將借奧運會舉辦之機實現飛躍。但根據英國媒體報道,奧運會期間來到倫敦的遊客總數只有10萬人左右,這僅僅是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倫敦出租車司機聯合會秘書長斯蒂夫•邁克納馬拉表示,出租車司機的生意受到很大影響,他們將倫敦稱為“鬼城”。邁克納馬拉説:“我們的業務量下降了20%到40%。一般情況下,我們的顧客90%都是當地人,但今年的這段時間,很多倫敦人離開了這個城市,而這部分空缺沒有被外來遊客補充。”

非常識
英國財政部也期望本季度的經濟增長將借奧運會舉辦之機實現飛躍。但根據英國媒體報道,奧運會期間來到倫敦的遊客總數只有10萬人左右,這僅僅是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沒有吸引力,過度商業化難有親切感

    有人繪製了這樣一幅漫畫來表達對奧運過度商業化的反感:一個英國人手持奧運火炬正在氣喘吁吁地奔跑,可是英國人穿的鞋、衣服上面,都成了一些著名品牌的廣告,他的口袋裏,塞滿了鈔票。更好玩的是,奧運火炬也成為了商家的贊助對象,火炬燃燒散發出濃濃的黑煙,竟然把奧運五環遮蔽了一半……這就是英國人的幽默,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經濟奧運的某種不滿。
     BBC在開幕之前也認為,1948年倫敦奧運會,讓大家有“我們都是一分子”的感覺。但這次的倫敦奧運會,商業味太重,暫且不説奧運公園外修建的巨大購物中心,就連奧運村的運動員公寓在奧運會後還要被賣給卡塔爾的公司進行開發,這讓人實在難有親切感。倫敦人抱怨比賽票價太高,所以才一股腦地涌向“UNTICKETED”的場地。開幕式上,主辦方將英國全民醫療保障體系作為亮點展示給全世界的觀眾,但民眾認為,經濟不景氣,又耗資辦奧運,讓政府對醫療保障的投入減少,部分公立醫院關門,很多醫護人員被裁,普通百姓可以獲得的醫療服務大打折扣。商業化本意是刺激消費,給民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商品,但顯然,人們認為這不是商業化,而是贊助商對奧運會的綁架。

容不下特權,民眾不願為奧運犧牲過多

    很多時候1974年蒙特利爾奧運勞民傷財,為“賽事特權”所付出的巨大承辦費用,更令全體市民額外多付了30年特別稅,城市、市民至今“談奧運色變”。倫敦人一向討厭特權,討厭公權力淩駕於普通人之上的感覺,即便是奧運也不能搞特殊。
     政府為“奧林匹克家庭”的成員創造30英里的奧運專道,以便奧林匹克的VIP、運動員、贊助商和媒體屆時能乘坐寶馬、大巴暢通無阻地行駛。而沒有授權的普通人如敢走專道將會被重罰;在申辦期間,倫敦方面開出了許多特權優惠條件,比如,為FIFA高層在多切斯特酒店免費住宿的特權。只是後來隨著抨擊聲浪的高漲,以及英國在2018年世界盃的申辦中恥辱出局後,這些特權才被迫取消。
     一邊是倫敦市長乘坐地鐵出席開幕式、因滑索故障被吊在半空;一邊是政府為羅格開通私人通道來避免交通擁堵並有五名騎警跟隨。英國人限制得了政府權力的蔓延,卻抵擋不住奧組委的“特權攻勢”。舉辦奧運時的倫敦和平日裏的倫敦,仿佛兩個世界。

失去了自由,正常生活不能給奧運讓路

    為了安保需要,英國國防部在居民區附近建造導彈基地,而周圍民眾給出的回應則是準備團結律師與政府討個説法,因為這是對“附近居民生命的褻瀆”。沒有徵得我的同意,就是破壞我的自由,英國人這次可算是徹底地認準了這個“死理”。甚至有人認為,鋪天蓋地的奧運新聞將衝擊正常生活,各路媒體的瘋狂報道,不喜歡體育的人會感到不自在。一些人對媒體抱怨稱,去看奧運時你能買到的飲料就是可樂,能買的食物就是麥當勞。奧組委、國際奧委會、贊助商制定的規矩太多了,看個比賽也要搞得這麼不自由嗎?
     由於想要在比賽期間展現這座城市最清朗的一面,對於街頭藝術的清洗活動早在奧運會之前就早已展開,而很多街頭塗鴉都是繪製于私人房屋的墻壁上,並取得了房主的允許,為了奧運會和諧統一的局面,倫敦政府不得不再次侵犯了人們的自由。崇尚自由一向是英國人給外界的形象,也是他們珍視的財富,一旦打破這個傳統,倫敦政府無論再辦多少次奧運會也挽不回失落的民心。

非常識
儘管英國奧組委聲稱並沒有官方聲明表示過需要清除任何塗鴉和壁畫,但是許多街頭作品已經被其粉刷一新的墻面所取代,其中包括許多嚴格尺寸的奧運五環。

對待奧運,倫敦人有不滿就要説出來

    戴利在跳水比賽中獲得重跳機會,倫敦人同樣高興,金牌榜第三名的成績也讓他們臉上有光,但一碼是一碼,倫敦人的“政府賬”算的比誰都清楚,從申辦到送運動員參賽,無數倫敦人才是這一切的主人,他們有理由要求更多。罷工是倫敦人的自由,奧運開幕之前,各行業的罷工活動讓市政府感到脊背發涼,美術館、邊境局、公車司機,“自私”的倫敦人將難題丟給了各國來賓,政府能做的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掏錢平息人們的怒氣。對於一個把整座城市都要拉下水的奧運會,倫敦人的做法有理有據。愛面子也愛裏子,英國人給世人留下的正是這種“傲慢與偏見”的印象,也是最純正的英倫范。

並非抵制,倫敦人只想過正常的生活

    從籌備到開幕式,從出租車司機罷工到大街小巷人跡罕至,倫敦一路走來一路坎坷,一路走來,都仿佛被人用槍指著頭顱。倫敦人不給奧運會面子,卻也沒有抵制奧運會,只是和平素一樣,對於那些自己認為不應該在生活中出現的異常現象有著天然地厭惡,民意沒有趨同,善莫大焉;媒體沒有給奧運會面子,它們一邊喜迎盛世、質疑他國選手服用興奮劑,一邊在頭版頭條深揭狠批安保醜聞中連帶的官員子女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它們在開幕之前對倫敦的籌備工作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冷嘲熱諷,甚至還鼓吹“繼續讓北京辦下去”。
     1998年世界盃,法國的航空公司員工在開幕之際舉行大罷工,使全世界大批觀眾甚至參賽球隊無法及時乘機抵達法國,給法國造成的經濟損失不知有多少個億,在世界上造成的國際影響無法估量;悉尼奧運會開幕之前,諸多政府公務員威脅要在悉尼奧運會期間罷工,除非政府同意彌補因奧運會給他們的工作帶來的任何不便。“識大體”,在他們看來才是一句空話,國家榮譽事大,自己的家事也很大,倫敦人不買奧運的賬,英國政府很無奈,但也只能原地不動吃啞巴虧,因為一個連本國民眾權利都不願保護的政府,又何談什麼“日不落”呢?一個社會應有的原則和風範,遠比打腫臉充胖子偽裝出來的虛榮要有價值得多。

投票調查

倫敦人不買奧運的賬您怎麼看?

  •  支持,普通人的權益不應為其讓路
  •  反感,倫敦人的大局觀太差
  •  可笑,倫敦人太自私了
  •  無語,這種事竟然發生在倫敦

您認為本屆奧運會是史上最差的一屆嗎?

  •  是
  •  不是
  •  不好説

投票  查看結果

    如何評判一屆奧運會辦得怎麼樣,標準本就不一而足,倫敦奧運會並非史上最差,至少,它讓民眾都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

 往期回顧

網友評論

登錄 | 註冊

我來説兩句



驗證碼:看不清驗證碼?點擊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