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兒
心理學煙酒僧,堅持客觀中立的批判性思維,投身科普的革命之路。

預防“醫鬧”+自保,醫生們需要一份心理學秘籍!

  5月5日17時20分許,陳仲偉醫生在東川路醫院宿舍家中被一男子持刀重傷,病情危殆,40多小時後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逝世。

  5月18日下午1時40分左右,湖南邵東縣人民醫院發生一起患者家屬毆打傷害醫生事件。被打醫生王俊在18日下午5時15分左右,因搶救無效死亡。

  近日發生在國內的“醫鬧”事件,讓本該負責“治愈”的醫院演變成了一起起暴力事件的主場,引發了整個社會的討論和思考。

  傷醫、殺醫事件是中國特有的嗎?既然無法改變病人的性格,醫生們怎樣做才能將衝突遏制在“搖籃”裏?如果衝突已經萌芽,該如何應對?心理學其實給過我們很多啟示!

  “醫鬧”不光是中國難題

  事實上,類似“醫鬧”事件在國外也時有發生,比如説美國醫院就向來不是一個“100%安全之地”。勞工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境內共有26000例暴力事件發生在工作場所,其中75%是在醫療保健部門和社會服務部門。2014年的“護士受襲”案件是2012年的兩倍。

  2014年6月,一位精神病患者在紐約伊利縣(ErieCounty)醫療中心橫衝直撞,弄傷3名醫務工作者。攝像頭完整拍下他的暴力行為,他被判故意傷害罪成立,獲有期徒刑2年。

  患者在受審時表示,自己突然發動攻擊,是因為醫院流程太繁瑣,效率低下,他覺得自己像“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隨後,院方優化了就診室的排隊系統,減少病員因等待時間過長被激發的焦慮感,考慮到這樣的焦慮感會讓他們變得暴躁。

  將衝突遏制在“搖籃”裏

  雖然”醫鬧“事件不是中國特有的,但是一些中國人的評論卻令人無比心寒:18日被打的醫生王俊屍骨未寒,就已經有不乏自覺“眾人皆醉我獨醒”者在毫無根據的情況下,于網絡上發表諸如“一個巴掌拍不響,大夫肯定態度也不好”的言論……

  那我不妨反問一句:是不是對你態度不好的人都可以被你理所應當地打死了?

  但無奈的是,在傷醫、殺醫事件當中,醫生是弱勢的,永遠處在“明處”,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從哪衝出來一個憤怒的人。因此,有預見性的前期干預就顯得尤為重要。

  巧用“安慰劑效應”

  多年以來,醫生們一直認為,糖片兒之類的安慰劑沒有任何實質作用,除了“打發”某些固執的病人。但慢慢的,醫生和研究者都發現這些治療有時可以顯著地改善患者的症狀,只是無法從化學或其他生物醫學角度做出解釋,這一現象被稱作安慰劑效應。

  比如,看得到的護士給你靜脈推注止疼藥時,所帶來的疼痛緩解效果約是用隱藏的止痛泵的兩倍(相同劑量)。而一名熱情友好的針灸師和一位態度冷淡,拒人千里的針灸師相比,前者的治療效果也要強于後者。甚至還有一些初步的證據顯示,即使醫生明白地告訴病人他們吞下的就是不含任何有效成分的安慰劑,病人們仍可以得到正面效應。

  如今,醫生基本同意安慰劑的確可以對病人的身體産生積極的作用,身心醫學也是有意義的。

  醫生應該這樣做:認真聽取病人的陳述,並使用容易理解的表述向病人解釋醫學問題;在這樣做的過程中,醫生應該表現出對病人的關懷與關心;應該讓病人感覺更有信心來控制那些惱人的症狀;醫生還應該盡其所能,以使病人對治療所能達到的效果充滿信心。經過驗證,上述這些方法可以有效開啟目前認為與安慰劑反應相關的身心通路。

  即使醫生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病人往往是缺乏醫學知識的。你的努力要讓病人足夠相信,才能獲得理解,對嗎?

  溝通多“移情”

  移情溝通(EmpathicCommunication)就是在醫患矛盾初期比較有效的方法。簡單來説,就是醫生盡最大可能地去理解病人,讓病人享有知情權。像是“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我知道你正在經歷什麼”,“我們需要溝通”……這些話語就能起到安撫病人的作用。

  為同伴支持機構——“CenterforProfessionalismandPeerSupport”工作的JoShapiro醫生認為,在向病患或者病患家屬告知病情時候,要引導他們多問問題,並且在回答時要儘量避免使用醫學術語。他説,“把病情和治療方案交代清楚,十分重要,不管這件事有多難。”

  如何有效應對衝突

  如果口頭糾纏變成了潛在的暴力事件,應對不同的暴力行為就要採取不同的措施。

  專家指出肇事者的暴力行為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情感突然激發的“衝動型”襲擊,比如他剛從醫生那裏收到“親人”搶救無效的消息;另一類是有準備的襲擊,一般依靠具體的計劃。

  在面對病患衝突時,醫務人員明白這兩個分類,非常有必要。他們可以通過講道理來化解“衝動型”襲擊。但是,對於有準備的肇事者,講道理和安撫往往無濟於事。面對蓄意的暴力病人或病人家屬,醫生第一時間要做的就是:跑!醫務工作者沒必要忍受“病患”的暴力行為,一旦有威脅到人身安全的事發生,他們應該立刻遠離或者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