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值傳熱學專家
其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
航天、能源和化工等領域
從青春飛揚到鶴發銀絲
53年來,他始終堅守一方講臺
用科技之光照亮學子心田
他是最美科技工作者陶文銓
陶文銓是交通大學西遷後第一批直接到西安報到的學生,1962年畢業後考入為研究生,1966年研究生畢業留校任教。
改革開放初期,陶文銓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于1980年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修,“當時我就像一塊幹海綿被放進了海洋裏,拼命地汲取知識的水分。”
回國時,他用絕大部分積蓄買了書籍資料和磁帶。這些資料和聽課筆記,他都無私地與國內同行共享。
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教研室人才匱乏的時期,他帶領團隊克服困難,堅持奮鬥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為團隊走出困境做出傑出貢獻,著力培養學生“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的社會責任感,形成了“勤奮求實、開拓創新、科教融合”的團隊文化。
自留校任教至今的53個春秋,陶文銓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雖然數值傳熱學、計算傳熱學等課程他已經講過無數遍,但每次課前他都會修改PPT,納入新的體會和內容。為滿足留學生的修課需求,陶文銓在70多歲高齡時,毅然開設了全英文授課的《數值傳熱學》。
他常常對組裏的年輕老師介紹熱工前輩們的優良學風,引用老教師陳鐘頎教授名言:“上課就像梅蘭芳演貴妃醉酒,上一遍就要有上一遍的體會和收穫。”
為了不耽誤學生的課程,一次,正在英國利物浦大學訪問的他,特意提前歸來,從機場直接趕到教室給同學們上課。甚至某次上午剛做完白內障手術,他下午就出現在了教室門口。
在學生們的幫助下,學校設立了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教育基金,用於能源動力學科優秀教師和創新型人才培養。
陶文銓長期從事傳熱學及計算傳熱學的教學與科研,開拓了中國數值傳熱學教學與研究的新局面,為國家培養了眾多德才兼備的人才,許多已經成為校、繫領導或者學術&&人。
嚴謹治學,精勤育人,桃李芬芳,陶文銓教育的學生數以萬計,英才輩出。他在教學上有何理念?最想把什麼教給學生?來聽聽他的心裏話。
一年365天,除了除夕給自己放個假,陶文銓幾乎全年無休。
他十分注重宣傳西遷前輩陳大燮、楊世銘先生的事跡,尊師崇教,常以老一代西遷教師的優秀事例為榜樣,多次在全國範圍宣講西遷精神,言傳身教,讓優良風氣代代相傳。
陶文銓特別重視學生的為人為學教育,從開始指導研究時就以“勤奮、進取、求實、融洽”的座右銘教育研究生。
同時,他積極支持青年教師的成長,在傳熱學方向的青年教師們剛參加工作時,努力幫助他們過教學關;在自己承擔多年的主講課程上,熱情邀請青年教師參加教學小組,把積累多年教學經驗及資料給青年教師分享。
他還積極扶持青年教師爭取科研項目,讓青年教師作為課題主要負責人,並推薦他們在國內外的學術組織中任職。
在陶文銓的帶領和全體成員的努力下,學校建設了一支政治過硬、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作為傳熱問題數值預測及強化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我國計算傳熱學學科分支的奠基人之一,陶文銓在該領域建樹頗豐。
他指導研究生在國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與國外研究者合作完成國際期刊論文30余篇。他的專著《數值傳熱學》已被他引12800余次,被清華大學等絕大多數工科高等學校採用,成為我國本領域經典性的教材;合著(第2作者) 《傳熱學》已經被他引12100余次;專著《計算傳熱學的近代進展》被他引1400余次。
2007年,陶文銓創建了亞洲計算傳熱學會議,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每兩年舉辦系列性國際會議,連續舉辦了5屆。為在更高層次上開展國際化人才培養,陶文銓于2016年促成建立了本科生的“熱流國際班”,為本科學生開拓視野、走向國際前沿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陶文銓提出了絕對穩定高精度格式,摒棄了國際上保持三十餘年的半隱假設,創建了系列全隱算法,構建了快速收斂高精度的計算傳熱學的宏觀計算新體系,促進了我國、亞洲和國際計算傳熱學科的發展;
他在國際上率先構建了宏觀-介觀-微觀多尺度計算框架體系,發展了界面耦合的重構算子和耦合理論,對解決多尺度問題不同尺度間跨接難的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發明了高效低阻的強化傳熱技術,突破了國際上“氣體阻力增加必大於傳熱強化”的傳統理念,解決了“氣體強化傳熱過程中阻力系數增加更快”的難題,開發了國際領先水平高效低阻氣體換熱設備;
他首次證明了對各種形式的單相強化對流傳熱的技術,溫度梯度與速度的協同是強化對流傳熱的統一機制,在國際上第一次構建了以節能為主要目標的強化傳熱技術綜合性能的統一評價圖;
他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的多場、多物理過程進行了長期深入的基礎研究,促進了我國燃料電池産業化的發展。
無論是教書育人,還是科研治學,陶文銓總是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獎掖後者,甘為人梯,深受教師和學生們的愛戴,得到全國同行的高度評價:
2001年獲評中國教育工會授予其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稱號,2006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被評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如今,陶文銓又收穫了“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稱號。
53載科研與教學路
陶文銓常常工作到淩晨三四點
他也像我們一樣“起床困難”
但一進辦公室就又是“元氣滿滿”
這一切
都是源於對科研和教學的熱愛
源於為祖國奉獻的拳拳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