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中國新聞來源:二更 2019年01月01日 13:3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桂林村高山環繞、地勢險峻,是種植高山茶的絕佳地帶。“我們這個村是整個嶺南地區茶鼻祖,種茶我們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桂林村土生土長的歐佰友70多歲了,是村裏遠近聞名的種茶、制茶好手。

  高中畢業後,歐伯就回到村上當村幹部。那時,村裏的茶葉種植比較粗放,一家人一年才收十幾二十斤茶,收益不大。歐伯不想再走老路子,於是租了30畝山坑田,建了桂林大隊青山崆茶場,帶領村民開墾茶山。他探索改變傳統小而分散的種茶模式,引進優良茶葉新品種。“他們看到我們實實在在地做,所以他們後面就跟著我來做。”

  一年年過去,茶葉銷路逐漸打開。2007年,歐伯成立了桂林茶專業合作社,免費為茶農培訓專業技術,創立村企業和品牌,引進機械加工設備自動化加工。他還與50多戶貧困戶簽訂茶葉收購協議,實現了從小作坊生産到企業規模化生産。

  如今,歐伯的合作社年産茶15萬斤,總産值2000萬元。桂林村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已經有75%的貧困村民脫貧。鄉親們發自內心感謝歐伯。但歐伯説,要做好茶不容易。他更希望年輕人跟他一起,把茶葉做好。

  歐伯是幸運的。因為,並不是每一塊土地都能四季常青。

  “喀拉蘇鄉是丘陵地形地貌。這裡的莊稼靠天吃飯,雨水充足的年份,它就能豐收;遇到旱年,它就減産,甚至絕收。”24年前,張秀從浙江金華來到新疆西北部的尼勒克縣喀拉蘇鄉,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裡的美景和淳樸的村民,紮根於此。然而他發現,這裡的鄉親們並不富裕——靠天吃飯,導致了喀拉蘇的貧困。截至2017年3月末,尼勒克縣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有2367戶7771人。

  經過考察,張秀髮現喀拉蘇的雪山蘊藏著純凈無污染的冷水資源,有天然的養魚優勢。他決定帶著村民養魚致富,成立新疆魚水情農業有限公司。

  “發展好了這冷水魚養殖業,能創造更多的勞動就業機會。這個産業鏈包括冷水魚養殖、漁家樂飲食文化,以及相關的鄉村旅遊活動開展。同時,我們也邀請當地的農牧民入股參與到經營中來。”

  才一年多,養魚場就初見成效。2017年11月22日,609戶貧困戶收到了第一筆分紅,合計182.7萬元。不過張秀想做的,還有許多許多:“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努力,和我們這些剛剛摘掉貧困帽的農牧民一道,努力挖掘更加多的致富項目。一定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在2020年前實現小康。” (指導單位: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製作單位:杭州二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