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你所不知道的寧夏】紅寺堡:移民村裏的“新生活”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19日 16:3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是寧夏西海固一些生態極其脆弱地區面臨的困境。對這裡的人們而言,移民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寧夏陸續將120多萬貧困群眾搬遷落戶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區域。於是就有了今天位於吳忠市的紅寺堡,這裡是全國最大的異地生態移民安置區。今天《你所不知道的寧夏》,我們一起走進紅寺堡,看看移民村裏的新生活。

  這是紅寺堡區的弘德村,政府統一修建的移民新居鱗次櫛比,一條條水泥硬化路四面延伸,學校、幼兒園、醫院,一應俱全。每天早上,村裏的婦女從四面八方來到村委會對面的服裝廠打卡上班。

  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村民馬永琴説,挺好的,過去家裏面就是老公一個人賺錢養家。我家裏小的孩子才四歲,也需要人照顧,遠處也出不去,現在我到這邊來,我可以幫他,幫他家裏添補一些家用什麼的。

  馬永琴一家,2013年從同心縣胡家堡子村搬遷落戶到弘德村,翻出手機裏老家的照片,她向我們説起如今的變化。

  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弘德村村民馬永琴説,山裏面特別特別苦,靠天吃飯,如果沒有雨水的話,莊稼就旱死了,我們從小到大一直是用水窖裏面的水,下雨的話急忙往窖裏面多弄點兒水。直到到這邊來,用上自來水。

  從土坯房到移民新居,從孩子得去很遠的鎮上上學到家門口就有小學幼兒園,搬出來後,生活條件大大改善。但馬永琴説,一開始也有些不適應。由於弘德村的土地並不多,每人只能分到1畝地,這可愁壞了習慣種地養殖的村民。多虧村幹部想辦法,把土地整合流轉給企業發展特色農業,想繼續種地的村民可以去企業上班;幫想養牛的村民成立合作社,聯絡養牛企業,搞託管養殖;村裏還成立了就業超市,向村民推送周邊企業的用工信息。

  馬永琴的丈夫如今就在外打工,今年村裏針對像她這樣上有老下有小,無法外出務工的婦女,還整合扶貧資金建起了廠房,引進企業成立扶貧工廠,讓她們既能顧家,又能增加一份穩定的收入。

  吳忠市紅寺堡區駐紅寺堡鎮魯家窯工作組副組長杜麗麗説,我們現在已經能夠提供一些工作的間隙,給她們劃定時間,她們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學。接下來,我們還會考慮在扶貧工廠裏面建一些附屬設施,孩子可以在這邊看書,玩遊戲,等母親下班後帶他們回去。

  在弘德村,現在每家都有了幾份穩定的收入,如果家裏有具體困難也不用愁,村裏有一系列的精準扶貧政策。這個暑假,村幹部來到村民周福蘭家,幫她剛剛考上寧夏大學的二兒子填表申請教育扶貧資金。

  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村民周福蘭説,不發愁,今年我好。因為大兒子工作了替我擔掉一份,教育扶貧資金這方面替我擔掉一份,我也在村裏工廠上班,負擔減輕了。

  如今,移民村裏的日子,讓村裏人覺得越來越有奔頭。

  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村民海學山説,我現在打工,一年收入1萬多塊錢,養了10頭牛,可以收入兩萬到三萬塊錢,跟原來比好多了。我們現在計劃再進一些牛,往大搞,往大發展。

  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村民馬永琴説,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現在賺錢的機會越來越多,思路也開通了很多,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後過上更好的生活。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