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善待長江,就是對中華民族負責(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8年08月23日 06:3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圖為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煤山鎮東風村。吳 拯攝(人民視覺)

  圖為候鳥在位於鄱陽湖畔的五星農場境內飛翔。新華社記者 萬 象攝

  圖為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核心港陽邏港。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圖為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工地。新華社記者 胡 超攝

  圖為位於湖北武漢的楊泗港長江大橋。朱昊晨攝(人民視覺)

  長江,從青藏高原的涓涓細流,出千峽、納萬川、落平湖,蜿蜒浩蕩,千百年來,以豐沛的生命能量護佑著中華兒女。

  長江經濟帶集聚全國40%以上的人口,創造的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40%以上,是中國經濟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歷時近一個月,輾轉八千多公里,記者一行隨“大江奔流”採訪團深入長江沿線採訪。大家欣喜地發現,沿江各地積極落實長江經濟帶建設“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尊重順應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倒逼産業轉型升級。如今,善待長江已成為人們的強烈共識和自覺行動,長江也正為中華民族的興旺發達注入全新動力。

  生態長江,綠水青山鄉情濃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逐水而居。可是,如果向母親河過度索取,讓她既提供飲用水源,又提供排污去處;既提供航運通道,又提供農林水産,卻不知保護與節制,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關係就會被破壞。

  生態長江,是轉變觀念、拒絕粗放。“環境不僅是資源,也是資本和生産力。”中共重慶市璧山區區委書記吳道藩説。早些年,有著“中國西部鞋都”之稱的重慶 璧山,集中了大量製鞋企業,生態遭到破壞。意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之後,當地下大力氣解決過去存在的污染和臭水河問題,依法關停了區內700多家污染超標的企業。如今的璧山,植被茂盛,綠意盎然,美不勝收。

  生態長江,是從我做起、貢獻力量。在湖北宜昌,“三峽蟻工”創始人李年邦,從2015年11月3日起開始沿著長江撿垃圾。兩年多來,李年邦撿了450多次、共計700多噸垃圾。一場場雷打不動的撿垃圾活動中,“三峽蟻工”的人數不斷增加,影響力漸長,成為長江生態保護的一個品牌。“我們每一個人就像一隻小小的螞蟻,螞蟻雖然力量很小,但是當它們抱團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産生無窮的能量。”李年邦説。

  生態長江,是珍禽歸來、豚棲鵠藏。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位於長江中游,被稱為“長江之腎”,是重要的珍稀鳥類棲息地。然而,隨著湖區周邊勞動人口不斷增加,生産方式傳統粗放,洞庭湖生態一度迅速惡化。湖南打響了“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衛戰”,拉網式排查湖區工業企業,對洞庭湖區挖沙、種楊、非法捕撈、侵佔湖泊濕地、工農業污染和城鄉生活污染等突出問題進行全面整治,最終使湖區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江豚魚躍、白鷺戲水、麋鹿奔跑等祥和景象重現洞庭湖。

  生態長江,是底線清晰、不容退讓。在安徽,企業環保不達標,張都開不了。安徽推進綠色礦業建設和管理制度,對已獲得“綠色礦山”稱號的企業實行年審制,年審不合格或發生重大違規違法行為的,執行退出機制。

  更讓人欣慰的是,今天長江沿線的人們已清醒地認識到:保護母親河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哪怕取得了一些成績,也不能“見好就收”,而是要世世代代進行下去。

  經濟長江,金山銀山更閃亮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並不是不發展,而是要以保護好長江為前提,實現合理的資源利用與高質量的發展。

  位於貴州赤水市西南25公里的丙安古鎮,背倚青山、三面環水。1935年,紅一軍團總指揮部及紅二師師部設立於此,開啟了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的光輝序幕。此前,丙安古鎮村民周文貴一直在赤水河上打漁為生。由於赤水河水質好,魚不愁銷路,價格也連年上升。然而,周文貴在兩年前卻毅然放棄了收入可觀的打漁業,轉而探索石斛盆景種植。“赤水有很多珍稀魚類,它們是長江丟不得的寶貝。眼下盈利儘管不如打漁那會兒,但我認為做任何事要算個總賬,不能只貪圖一時小利。”周文貴説。

  在雲南迪慶藏區的普達措國家公園,生態補償機制讓公園生態環境與當地村民們的利益聯絡更加緊密。“誰要是破壞生態,大家都會制止。要不保護好這山山水水,怎麼會有訪客來?”公園內的環保旅遊車駕駛員江措説,如今自己每月工資至少2000元,每年還有2萬元生態反哺收入,生活越來越好,大家也更重視將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的理念教給孩子。

  如果將長江經濟帶建設簡單等同於發展生態旅遊業,那是沒有看清楚這一宏偉藍圖的全部景色。實際上,長江經濟帶建設,還要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上下功夫。只有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才能讓經濟體系與生態體系高度融合、協調發展。

  重慶充分利用長江水道與中歐班列優勢擴大內陸開放,創新實施“鐵路提單信用證”結算,推動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對標國際標準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了一大批新興業態匯聚山城;

  武漢努力打造芯片、網絡安全、下一代汽車和航天四大産業生態圈,進而帶動整個湖北向著打造長江經濟帶世界級新型産業集群發力;

  南京以新型電子信息、高端智慧裝備、軟體和信息服務、現代物流與高端商務商貿等作為未來主導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已達到40%……

  如今,沿江各地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抓産業升級,形成了“綠水青山日漸秀美,金山銀山更加閃亮”的喜人態勢!

  文化長江,無盡詩畫在人間

  長江經濟帶,亦是一條文化帶。

  無論是滇黔荊楚等地域文化,川劇揚劇等戲曲文化,還是漆器刺繡等器物文化,千百年來,中華兒女依著長江,延續著千年文脈。這條文脈,可以從博物館裏珍藏的件件器物中感受,可以從沿線許多以水命名的城市中體會,還可以從三峽縴夫的勞動號子中管窺。

  時至今日,人們仍從長江中汲取文化養料。整個長江經濟帶,不僅承載著中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也創造著這個民族新時代的優秀文化。

  文創産業方興未艾。江西景德鎮原有的宇宙瓷廠變成了陶瓷文創園,人們可以在原有的車間裏體驗陶藝,年輕的創業者、藝術家們則在這裡展示、銷售他們的陶瓷作品。古老的陶瓷文化遇上了年輕人,變得可看、可玩、可互動、可體驗。

  文化旅遊火熱起來。湖南長沙都正街在“有機棚改”之後成為新的城市旅遊名片,桃花井、城隍廟等遺址景點得以修復,工業老廠房變成了街坊大戲臺,裝飾古樸、別具一格的小店錯落有致。

  文化地標融入生活。曾經,古人在長江邊興建樓宇,吟詩作賦;如今,人們不僅保留了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等歷史古建,還將文化空間融入生活。在重慶萬州,三峽移民紀念館保留了庫區文物;在安徽銅陵,廢舊碼頭上建起濱江閱讀點;在上海陸家嘴,金融城裏辦起智慧化大書房……

  文化長江,人是呈現主體,亦是傳承載體。貴州赤水市非遺傳承人王吉富老人的“船工號子”,唱出了赤水河兩岸40年來的巨大變遷;湖南嶽麓書社社長易言者,做書籍出版,也開“網紅書店”,還將四大名著做成音頻搬到手機二維碼上,準備帶領這個古籍出版社走上守正出新的道路;23歲的揚劇演員汪媛,從小學戲,已獲得第25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配角獎,她説要讓揚劇 “活下去”。

  在“中國鋼琴之都”湖北宜昌,坐落著一處柏斯音樂集團的鋼琴生産基地,全球每7台鋼琴就有1台為宜昌造,國産品牌“長江”鋼琴也是出自這裡。有人好奇,為什麼會選擇宜昌?為什麼要叫“長江”?負責人説,除了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他們發現這個內陸沿江城市的人很適合做手工藝品,而品牌正是出自“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中的“長江”二字。

  民生長江,潤澤百姓幸福長

  長江以舒朗的胸襟和大氣,數千年來帶給沿江百姓以灌溉之利、舟楫之便、魚米之裕。

  長江經濟帶建設,歸根結底是讓它所哺育的中華兒女過上更有獲得感的幸福生活。

  從四川溜索改橋工程全面推進,到貴州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從江蘇“15分鐘便民服務圈”,再到上海百餘條市民健身步道……正是無數看似微小的組合,成就了幸福長江的恢弘氣象。

  幸福,是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江蘇常州市曾經因重發展輕保護,一些企業和項目落戶江邊,致使環境隱患迭生,居民飲水安全一度受到威脅。為保護水源地不受污染,常州劃定生態紅線,在水源地附近建設300畝公益綠地、5公里生態廊道和7條生態水廊工程,“企業都搬走了,現在環境非常美,我們來江邊散步的次數越來越多。”常州市民唐海燕感慨道。

  幸福,是土地肥沃、水旱從人。在四川省井研縣四合鄉里仁村,地下水鹽分重,過去群眾不僅種莊稼基本靠天吃飯,而且吃水也只能硬著頭皮打井取地下的鹹水將就著喝。如今,井研成為都江堰灌區的新灌區,200多公里之外的岷江水“接力”輸送到了這裡。當地續建的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完工後,引來的岷江水將解決當地13個村1.2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滿足1萬餘畝耕地的灌溉需要。“現在不管天有多旱,我們吃水種莊稼再也不發愁啦!”裏仁村60多歲的村民呂明生高興地説。

  幸福,是增收致富、腰包鼓鼓。在浙江麗水,旅遊業因古堰畫鄉的美景而興。當地居民抓住機遇,在老街上開起民宿和農家樂。“我在畫鄉老街租了一幢老房子,打造成意式風情的民宿,一家人齊上陣,兒子做意式糕點,女兒做飲品,我做意大利菜。”旅居意大利30多年的吳愛君説,沒想到民宿一下子火起來,去年營業額超過120萬元,預計今年會更好。如今,小鎮核心區居民人均年收入已經從2005年的不到3000元漲到現在的35000多元。

  江水奔騰而下,滋養沿途萬里。建設長江經濟帶,是呵護母親河的美麗容顏,是呵護沿江群眾的民生福祉,是呵護中華民族的發展根基。在實踐中,正是不斷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正是摒棄粗放、短視的發展模式,正是為了保護母親河敢於動真碰硬,才讓沿江地區乃至整個國家獲得了更加光明的發展前景。

  未來的征程,也必將反復證明這樣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善待長江,就是對中華民族負責!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