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促團結夯實根基 挖掘擴員潛力 上合再啟航

聯播+來源:央視網 2018年06月03日 11:53 A-A+
聯播+ 央視網 2018-06-03 A-A+

  央視網消息:5月31日的《新聞聯播》中,有兩條看似獨立的利好消息卻暗合著關於我國、上合組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互利共贏、共享發展的合作大勢。

  一條是商務部例行發佈會介紹了上合組織成員國經貿合作情況。2017年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貿易總額2176億美元,同比增長19%。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對上合組織成員國各類投資存量約為840億美元。

  一條是商務部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份,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達到3891億美元,經貿合作不斷深化。

  17年前,上海合作組織誕生於中國。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大都是古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享絲路歷史記憶。尤其是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建設為上合組織的發展提供新的巨大機遇,互聯互通取得積極進展,上合組織區域內初步形成涵蓋公路、鐵路、油氣和通信的複合型基礎設施網絡。

  17年後,青島峰會是上海合作組織擴員後召開的首次峰會。各方將持續推動貿易便利化進程,並有望在加強中小微企業合作、發展服務貿易等方面達成更多共識。

  越來越多的合作機遇,在相關企業、相關人才“走出去”和“引起來”的過程中,不斷拓展著多邊關係的邊界,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日前,央視網就相關經貿問題專訪了全球化智庫(CCG)“一帶一路”研究院副院長孫曉軍。

上合擴員對“一帶一路”意義重大

  擴員後,上合組織的新版圖與“一帶一路”核心地帶高度吻合。“一帶一路”在推進過程中面對的安全問題,通過上合組織的多邊框架,中國會增加新的夥伴。

  孫曉軍認為,巴基斯坦和印度加盟上合組織,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在安全領域、反恐方面的合作”。

  以中國和巴基斯坦為例,在原先的全天候戰略夥伴的框架下,兩國已有非常完善的合作關係,但在上合組織多邊框架下,這種功能性的提升會更有效。他認為,多邊框架比雙邊合作的國際成本低,推行新的理念、新的規則會更容易。

上合進入新發展期 機遇挑戰並存

  隨著擴員,上合進入發展新時期,機遇和挑戰並存。

  機遇在經濟方面。孫曉軍認為,中國在南亞和中亞有一籃子雙邊投資方案,也有多邊框架下的投資承諾。“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公共産品的服務,面向所有國家。但也應看到,上合組織成立以來,其經濟共同體的發展落後於歐亞(經濟)共同體的發展。

  也有一些現實挑戰。孫曉軍分析認為,新加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與原有的上合成員國在政府運作、體制構架有些不同,將來上合運作可能會面臨一些實際情況。“這將考驗上合組織管理層的智慧,或者秘書處的智慧。”需要共促團結夯實根基,充分挖掘擴員潛力。

  “我們希望在多邊框架下推動安全合作的同時,能夠推動經濟一體化。”孫曉軍表示。

企業迎機遇化挑戰 要打造品牌

  在某種程度上,“上合”和“一帶一路”好似一對偏義復詞。如果説“上合”更側重安全,那麼“一帶一路”則是側重推進開放的經濟新格局。

  孫曉軍認為,“一帶一路”從某種角度講,對中國來説,更多是供給側改革,而在“一帶一路”大多沿線國家,更多是需求側改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老百姓,他們是客戶,他們有選擇品牌的權利”。這體現了品牌的力量,應該打造品牌。

  “中國企業‘走出去’沒有把自己當作‘外人’,就遇到了些困難。”孫曉軍説,很大困難來自非市場因素。比如國際的NGO組織、政治組織、媒體以及社區等,這些因素和市場是沒有直接聯絡的,但中國人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需要很好地協調其中的關切,以及學習如何能更好地駕馭這些非市場因素。

人才國際化推動“一帶一路”

  “解決(困難)可以考慮從人才本地化的角度推行‘一帶一路’。”孫曉軍認為,目前主要有政治、安全、人為、債務等風險。

  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人才本地化將之前的分享人口紅利轉為釋放人才紅利上。而人才國際化則能在世界範圍內蒐羅到更多人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民心相通助推區域合作

  回顧全球化四次浪潮,各有特點。中國人在過去的兩百多年中,第一次從台下的觀眾,站到了臺上,可以用“一帶一路”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來引導全球化。

  孫曉軍説:“我們提倡的“一帶一路”更多的是集中在全球産業鏈佈局,即通過‘一帶一路’進行全球化的分步走方案。”

  我們倡導的“一帶一路”,不是A對B的施捨,也不是A對B進行指令,更不是A對B進行一種慈善和無償援助,而是A和B共商、共建、共享、共贏,這是當今全球化的一個新趨勢。

  “從提出到現在才五年,五年對於一個倡議,正值年少,我們現在學習總結,也許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一點都不丟人。”孫曉軍表示,“一帶一路”是以發展為導向,而不是以規則為導向。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對於“一帶一路”的“五通”,孫曉軍從智庫角度進行了解讀,“五通”中的前“四通”更多的是冰山上一角,而真正大的是冰山之下的“民心相通”。“一帶一路”的精髓是絲路精神,是民心相通,是老百姓對“一帶一路”真正的理解。

成員國重視 上合組織效率高

  孫曉軍也談到了近日舉辦的一些“一帶一路”系列圓桌會。其中有些會涉及中亞五國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這五國中有四國是上合組織成員國)。加強、深化中國和中亞五國的經貿合作,作為“向西開放”重要戰略路徑,對於建設好“絲綢之路經濟帶”有著極為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

  他談到了自己與上述幾個國家使館代表交談後的感受,認為到目前為止,上合組織所有的成員國對上合組織多邊框架非常重視,效率非常高。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週年,這一遠見卓識的中國方案得到了沿線各國積極響應。近年來,歷次上合組織峰會上,各國元首對“一帶一路”倡議表示支持和歡迎。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上海合作組織和“一帶一路”是高度吻合的,可以互相借重。“一帶一路”倡議和上合組織各成員國發展戰略的對接,也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強有力的協同發展效果。

  (視頻/楊兆荃 主持/潘聰 記者/張恪忞 策劃/劉亮)

編輯:劉亮 責任編輯:王敬東
相關閱讀
  • 為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而不懈奮鬥

    滔滔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關心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形勢研判,抓住機遇,贏得主動,持續練好數字經濟發展的“內功”,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進入更深入、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860010-11020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