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佳勇)“你放心,如實交代了案情,你的父母交給我照顧,我會像對自己爹媽一樣對他們。”53歲的貴州省貴陽市公安局花溪分局高坡派出所民警楊家發,對一名犯罪嫌疑人的承諾,沒想到一堅持就是23個年頭。
那是1994年,劉老漢兩老口唯一的兒子因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被楊家發抓獲,嫌疑人劉某因擔心年邁的父母無人照顧而不肯伏法,於是楊家發給了他上述承諾。
1月12日,貴州“溫暖中國”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採訪團來到貴州花溪高坡,見到了這位高坡派出所的普通民警楊家發,零距離感受到錚錚男兒這一諾二十餘年的鐵骨柔情。
為了這一承諾,楊家發扛起了贍養二老的責任。每月,楊家發都會從當時僅有一百多元的工資裏,擠出20多元來贍養這兩位毫無血緣關係的“父母”,再忙他都會堅持抽空回“家”看望他們,每一次都要買點米、油,做點農活才走。
2013年,劉老漢的兒子因安心改造表現好,從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提前釋放回家,看到兩位老人雖已兩鬢蒼蒼,可身體仍健康,得知多虧了當初抓捕自己並許下承諾的民警楊家發近二十年對兩老的悉心照顧,他給楊家發深深地鞠了一躬,感動之情久久不能平復。
儘管老人兒子已經刑滿釋放,楊家發如今依然繼續堅守照顧老人的承諾
帶病堅守為鄉愁
作為民警,除暴安良懲戒罪犯是天職,楊家發用二十多年踐行的承諾,讓犯罪嫌疑人安心伏法改造回歸社會,基於天職高於天職,體現了一個老民警應有的政治素質和人性中難能可貴的一面。
1989年5月,楊家發告別軍旅生涯,退役穿上警服,自願分配到到條件最艱苦、工作最辛苦、生活最清苦、基礎最薄弱的貴陽市花溪區高坡鄉派出所工作,一幹就是28年。
楊家發所在轄區,村民大多只會苗語,楊家發自學苗語搭起了警民“雙語”的溝通橋梁
如今,高坡交通設施、住房等生活條件也大幅改善,而此時的楊家發,卻因常年在山野村寨奔波操勞,落下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並罹患股骨頭壞死,年過半百的他依然拖著病體每天奔忙著。
“我是責任區民警,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面對記者,談到28年來的堅守和付出,楊家發淡淡地一句帶過。
或許,楊家發這麼多年的堅守,是出於對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敬畏之情,也是出於作為一個共産黨員對家鄉的那份鄉愁。
鐵骨柔情傳佳話
“高坡是我家,我從小就生活在這裡,我回來當警察,就是想為家鄉老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每當有人問起楊家發退伍後為什麼會到高坡當警察時,他總會這麼説。
2000年在一次走訪中,楊家發了解到雲頂村初中學生李海路、楊燕等六名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沒法上小學的情況,他想到花溪區正在開展“希望工程”工作,趕忙將情況給時任所長王願堅彙報,王所長向分局黨委報告,分局黨委取得團區委支持,幫助六位孩子順利地上了小學。
2006年,當地水塘村拐棒組村民李昌敏、李昌丹、李昌鳳三姊妹的父親病故,母親離家外出不管不問,三姊妹居住在隨時都會坍塌的木屋內,日子非常艱辛。
楊家發知道此情況後向時任所長報告,經同意在派出所裏騰出一間辦公室,將三姊妹帶回派出所。
此後,三姊妹便成為了楊家發同志的“鄰居”,三姊妹到派出所後,楊家發把她們當做自己的女兒,細心照顧著三姊妹,在做完自己的本職工作後,輔導三姊妹的功課,看見三姊妹在生活上差什麼生活用品就給補上。
五年後,三姊妹中的老大、老二陸續考上大學,老三外出務工。楊家發此舉,在高坡傳為佳話。
感動社會獲殊榮
除了鐵骨柔情,楊家發作為民警,也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1997年4月,楊家發得知一名殺人潛逃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山間勞作,在準備對王某實施抓捕時,王某突然掏出自製的火藥槍朝楊家發扣動了扳機,但楊家發仍然一個箭步衝上前將王某按在了身下,由於火藥槍長期受潮,子彈未能射出槍膛,楊家發幸運的躲過一劫。
在充滿著危險的崗位上,楊家發用細心的工作態度堅守著。28年來,楊家發走訪過的群眾多達21324人次,走遍了高坡的村村寨寨,讓他成為了這個有9000余村民無人不識的“楊所長”。每到一家他都認真傾聽百姓心聲,了解百姓疾苦,把群眾反映的問題和困難記錄下來逐項落實,28年來共記錄了30余冊工作筆記。
熟識他的人都知道,把愛崗敬業、踏實工作、勤學苦練、專研業務等詞彙用在他的身上一點不為過,他用28年的堅守,以及一個老民警的責任感,感動了社會。
帶病依然堅守崗位、28年如一日楊家發,榮獲國家二級英模稱號
2004年,楊家發被評為“貴陽市民族團結進步個人”,2013年被貴州省公安廳授予個人二等功;2014年9月被評為貴州省第三屆“我最喜愛的人民警察”;2014年10月被貴州省公安廳授予個人一等功。同月,楊家發還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先進個人,2015年被公安部評為“二級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