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0月11日,“長征路上奔小康”河南網絡媒體採訪團來到了葉縣常村鎮西劉莊村,一個位於葉縣、魯山、方城三縣交界的偏遠山村。
但是記者們在這裡,卻沒有看到想象中的破落和貧窮,因為這裡有個互助社。
因為地處偏遠,經濟落後,村裏人盼著能發展一點産業,早日過上自己的小康生活,可是資金卻成了大家面前的一堵墻。
直到2007年,西劉莊村成為國家貧困互助資金運行首批試點,為村民發展産業脫貧致富帶來了希望。
互助資金是好東西,但是管理卻是個難事。
貧困農戶本來就是個相對特殊的群體,鄉里鄉親又都是熟人,一些資金的回收就很困難。全國貧困資金互助社普遍存在“借錢容易還錢難,轉來轉去賠了錢”的巨大風險。
鋻於這種情況,西劉莊村認真分析村情,詳細剖析案例,篩查補救制度缺陷,銳意創新,大膽嘗試,探索出了一套適應村情的運行模式。
互助資金運行多年,村幹部以身作則,一塵不染,保證了互助社持續平穩健康運行。社裏的賬目紙面和電子管理制度完善,並且和版面公示賬賬相符,做到了無呆賴死壞賬。
多年來,國家先後投放種子資金50萬元,互助社利用這些種子資金週轉使用480萬元,受益農戶達到196戶,發展養殖戶91個,衍生經濟效益達百萬元以上,資金規模已達63萬元。
目前,該村貧困互助資金規模、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位居全國首位,破解了貧困農戶尋求發展融資困難這一難題,逐步培育了農戶誠信美德、契約精神和風險意識。
變“輸血”為“造血”,互助社真正成為了貧困山村發展經濟、村民脫貧致富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