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網絡媒體走轉改】重走長征路,感受江西瑞金的“紅色巨變”

中國新聞來源:南方網 2016年08月27日 09: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江西看望幹部群眾 圖片來源:新華網

  南方網訊(記者/王瑭琳)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西考察時提出,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作為享譽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瑞金在中國革命歷史上曾經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而在精準扶貧這場新的戰役面前,瑞金立下愚公志,發揚長征精神,堅決打贏這場攻堅仗。

  由中央網信辦舉辦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近日就走進江西瑞金,感受震撼人心的“紅色巨變”。

  不忘初心,堅守紅色傳承

  李克強考察江西瑞金老區農村土坯房改造 圖片來源:新華網

  “李克強總理來看望咱們啦!”就在幾天前,8月22日,一個普通的日子,但對於葉坪鄉黃沙村華屋小組的村民來説,卻是非常值得銘記的一天。

  在那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來到華屋小組考察,看望慰問村民。

  當記者來到華屋小組時,“我跟總理握了手。”“總理跟我聊了幾句。” 村民回憶起那天見到李克強總理時的情形仍然記憶猶新。

  總理來到小山村,極大地鼓舞了村民們。

  “華屋人民感謝黨中央,感謝國務院”這是在華屋一棟樓房前挂的一條紅色橫幅。

  為什麼?這中間,還有個感人的故事。

  華屋是江西省著名的紅軍村、烈士村。在“擴紅”時期,華屋有17位優秀青壯年參加紅軍。長征前夕,他們相約在村後山的蛤蟆嶺上每人種下一棵松樹。離開家鄉後,他們全部犧牲在長征途中,留下了“十七棵信念樹”這一可歌可泣的故事。

  雙烈士後代華屋村民華叢祁介紹,黃沙是著名的烈士村,有優良的傳統,在蘇區時期,人口僅500多人的黃沙村就有139人參加了長征。特別是華屋,僅有43戶家庭,就有烈屬42戶,幾乎戶戶有人參加革命。

  走進“舊時”的華屋,全村清一色土坯房,低矮破舊,雜亂地各朝東西。“那就是我們原來住的房子”一位村民指著土坯房説,“就在幾年前,我們還是住在裏面”。土坯房不僅年久失修,安全問題令人堪憂,而且每到過年時,兒女們從各地趕回,一大家子卻總是不夠住在一起,還必須得到別家借住。

  “舊時”的黃沙村華屋小組(南方網王瑭琳攝)

  在這裡,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的華屋青年不僅建不起房子,更因貧窮嚇走了幾個到了家門口的“準媳婦”。

  但是,這一切都因為這些政策而改變。

  2012年4月11日,國家部委聯合調研組來華屋調研,緊接著,6月28日,《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此後,華屋開始走上了振興發展之路!

  危舊土坯房于2012年底正式啟動改造,2013年下半年,統一規劃的66套新房全部開工建設,2014年春節前基本入住,圓了華屋村民多年翹首以盼的安居夢。

  記者看到,如今該村已經建起了一片漂亮整齊的新樓房,還興建了籃球場、健身園等運動健身設施——昔日破舊的華屋,如今成為了真的“華屋”。“現在的這個日子過得真的是太舒心了!我們已經心滿意足了”,當村民談起現在的生活時,笑得合不攏嘴。

  如今的華屋變“華屋”(南方網王瑭琳攝)

  但要完全實現脫貧致富,關鍵是要找對路子,由“輸血”變“造血”。

  於是,扶貧幹部們組織發動村民組建了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産業,形成了“山上種油茶、田間種蔬菜、荒坡地養蜜蜂、房前屋後養土雞”的産業發展格局。華屋百姓正在親手推開致富大門。

  目前,村裏已經建起了村史館、老年頤養中心、婦女之家、農家書屋、農村e郵服務站點等配套設施,未來還將充分挖掘華屋既有的紅色資源,發展鄉村旅遊,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

  年過八旬、烈士華欽材的遺腹子華從祁説:“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這些深山裏的村民,作為後代一定要不忘初心,堅守紅色傳承,建設更加紅紅火火的未來。”

  高齡老人搭上“電商快車”

  在壬田鎮鳳崗村,江西郵政“電商+合作社+貧困戶”電商脫貧工程打造的“廖奶奶鹹鴨蛋”,在當地無人不知,聲名遠揚。

  現年86歲高齡的廖秀英廖奶奶祖籍廣東梅縣。日本侵華時期,當年12歲的她被參加革命的父母送到江西瑞金避難。父母為國捐軀後,廖奶奶便紮根于這片紅色的土地。

  鳳崗村村黨支部書記張運來給我們講述了廖奶奶的故事。

  廖奶奶談起現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攏嘴(南方網王瑭琳攝)

  在上世紀60年代,由於廖奶奶家裏條件差,她便常常用當地的方法腌制鹹鴨蛋,一部分鴨蛋用於改善家裏的伙食,另一部分鴨蛋用來售賣換取些許生活費。幾十年來,廖奶奶練就了腌制鹹鴨蛋的好手藝。久而久之,附近鄰居都知道廖奶奶腌制的鹹鴨蛋最好吃。

  但由於交通不便“走不出去”,鹹鴨蛋的價格一直很低,銷量也很差。

  在郵政部門、市場監督部門的幫助下,向她介紹了瑞金髮展電子商務的形勢,建議她家開個郵政淘寶網,網店就叫“廖奶奶”,由媳婦曾美玉來當“郵掌櫃”,並免費為她家裝修了房間,送來了桌椅,安裝了電腦。

  接著,廖奶奶決定組建廖奶奶鹹鴨蛋産業合作社,把村裏養土鴨的農民集中起來,養殖戶負責提供鮮蛋,廖奶奶負責鴨蛋的腌制,然後依託“農村e郵”這一電商平臺,把腌制的鴨蛋銷往全國各地,打響 “廖奶奶鹹鴨蛋”這一品牌。

  合作社每天都在忙碌著(南方網王瑭琳攝)

  搭上郵政農村電商快車後,廖奶奶家由一個月銷售鹹鴨蛋幾百個,到現在一天銷售幾百個。“現在有線上、線下雙銷售渠道,最多一天賣了2000個。”廖奶奶的二兒子,鳳崗村村黨支部書記張運來非常認可郵政電商扶貧工程給他的家庭、給鳳崗村帶來的巨大改變。

  其實,搭上快捷“電商快車”的,並不是只有廖奶奶這一家。

  壬田鎮黨委書記劉志斌告訴記者,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産業。現在村級電商服務站3家,淘實惠網點1家,建立了鎮級農村電商快遞綜合服務中心,電商快遞從業人員近百人,全鎮電子商務産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據了解,近年來通過政府扶持,瑞金現在不僅有了農村e郵網,還有了淘實惠電商服務網、阿裏巴巴農村淘寶網,電子商務孵化園、瑞金特色館也迅速成型運營,電商從業人員超過4000人。

  今日之變,得來不易。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考察青海時指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瑞金,聞名中外的紅色故都,也正以銳意進取的鬥志,以迎難而上的信念,向脫貧宣戰,也帶給我們更多的“紅色巨變”。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