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當地時間8月4日,裏約奧運會倒計時前一天的游泳館裏人頭攢動,中國泳將寧澤濤、孫楊也身處其中。二人在池中不斷交替雙臂劃開水面,與他們每一次前行同步的,是靜靜流向奧運開幕的時間。
大賽在即,在賽前最後的訓練熱身中,即便是再普通的一個訓練動作也會被運動員格外珍視。與泳池類似的場景,還出現在位於聖保羅的中國體育代表團賽前訓練營以及裏約的各個訓練場。中國奧運軍團的各路人馬正在積蓄力量,只待奧運聖火點燃,在賽場上比出聲威。
青春·氣質
曾幾何時,“90後”運動員還被貼上“新人”的標簽,以後生可畏、青春張揚的姿態闖入人們視線。如今,他們張揚不改卻又穩重有加,已經為中國奧運軍團挑起大梁。在奧運賽場,“90後”選手的競技水平,將決定中國體育的成色;“90後”選手的青春氣質,將展現中國體育的特質。
根據統計,中國代表團416名運動員的平均年齡為24歲,比上屆又年輕了近0.7歲,其中70%都是第一次參賽的新人。對他們而言,奧運大賽將是一次挑戰,也意味著會有很多人在這裡寫就一段輝煌。
對於中國體育代表團中的“90後”主力,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中國體育代表團副團長高志丹表示,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對體育的理解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但拼搏、刻苦的精神沒有丟。他希望“90後”運動員首先能積極努力,其次要平和地看待比賽結果,通過奧林匹克這種盛大的聚會、激烈的競爭收穫更多的人生感悟和體驗。
緊隨“90後”的腳步,“00後”開始在裏約初登奧運舞臺,僅有14歲的游泳小將艾衍含成為代表團中年齡最小的選手,而15歲的跳水小將任茜甚至已經擔當起爭金奪銀的重任。在過往的兩屆奧運會上,張揚不羈的“90後”已經改變了世界對中國運動員的刻板印象,相信“00後”的登場,必將賦予中國運動員新的特質與形象。
金牌·座次
中國奧運軍團除了比4年前更加年輕,人數上也多出20人,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境外參加奧運會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國健兒將參加奧運會28個大項中26個大項的比賽,其中乒乓球、羽毛球、體操、跳水、射擊、舉重六大王牌項目的發揮,依然左右著中國軍團在奧運賽場的整體表現。高志丹表示:“這些優勢項目仍然是我們在裏約奧運會奪取金牌和獎牌的重點項目。”
相比4年前,中國奧運軍團的奪金難度有所增加。不僅是因為地處南美洲的巴西在天氣和季節上會讓運動員有所不適,項目規則的調整和對手實力變化也都對中國選手提出了挑戰。不過重壓之下,中國奧運軍團反倒顯出不同以往的自信與放鬆。在裏約的游泳賽場外,孫楊的教練張亞東幾乎是主動停下腳步接受記者的採訪,對於金牌的看法,他的表述也讓人驚訝:“奧運會的壓力對每個運動員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理的目標達成,金牌也好、獎牌也好,即便是不得牌,也會想要成績上的突破。”自信還體現在奧運會備戰期,幾乎每一個項目都向媒體敞開大門,即便到了聖保羅訓練營,也儘量滿足了記者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這種主動開放的心態堪稱一大進步。
體育學者易劍東預測中國奧運軍團的金牌數量將在32—35枚之間,但能否延續上屆奧運會直到中後期還在與美國爭奪榜首的態勢,尚難定論。在易劍東看來,俄羅斯多支運動隊被禁止參加奧運會對中國軍團有利。在女子舉重選手侯志慧因傷無法出戰裏約奧運會之後,選中75公斤以上級選手孟蘇平,就與她最強大的對手卡什麗娜無緣裏約有很大關係。在競走項目上,俄羅斯選手的缺席也將增大中國選手奪金的可能。此外,法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第二集團國家的相互爭奪,也有利於鞏固中國的榜眼位置。
心態·轉型
體操名將李寧在漢城奧運會失利後,收到了寄來的子彈。李寧也曾感嘆,“對那個年代的中國人來講,更多的是需要金牌,而不是體育。”如今,國人對奧運金牌的態度已經趨向理性,這不僅對中國體育健兒有了更大的寬容度,也給體育改革提供了更大空間。
對此,高志丹説:“今天中國社會的體育已經是一個更全面、更完整、更宏觀的體育。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僅關注體育,還參與體育,他們對體育的宣傳、對體育的影響、對體育的理解都會産生新的變化。從一定程度上講,會覺得奧運會只是體育全面發展的一個部分,中國體育是一個綜合發展的體系,不僅僅是奧運金牌的指標了。”
易劍東表示,國人對奧運會、奧運金牌呈現熱度降低的趨勢,這是一個邏輯上的雙向回歸,從關注國家到關注自己,從關注金牌到關注健康。他説:“國際奧委會曾就各國民眾最關心的3項奧運會比賽做過一個內部調查,結果發現歐洲人最關注短跑、籃球、游泳,很多小國則最關心自己國家的強項,比如馬來西亞關注羽毛球。而中國百姓現在的關注點依次是‘夢之隊’、男子百米,然後才是自己國家的項目。這種關注度的變化,説明國人已經不會把金牌總數、獎牌榜座次看得太重。一些拿不到金牌的項目可能更受青睞,比如田徑男子4×100米接力。”
中國體育習慣將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比作一次“大考”,4年成敗,在此一舉。其實,“考場”的比喻,只突出了奧運賽場上氛圍的肅殺、競爭的殘酷和一戰定終身的宿命,卻無選手參與世界頂級體育賽事的自我彰顯與價值實現。因此,跳出金牌論的固有模式,讓奧運會不再成為一次“考試”,而成為一次展示,應該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期待在全世界目光匯聚的舞臺上,中國體育健兒能用輕鬆心態和自信表現,亮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一瞬。
特刊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