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梁家河12小時:感受黃土地上的新時代

中國新聞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2018年01月29日 15:3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延安,梁家河村,黎明時分。

  下了3天的大雪尚未融化,陜北高原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萬籟俱寂。天色漸漸破曉,一個人、兩個人、三五個人……一群人,陸陸續續地,沿著蜿蜒的梁家河,從村外往村裏走。網店店主、保潔員、農家樂老闆……晚上住在村外安置小區的鄉親們,踩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陸續“上崗”,讓這個大西北的山溝溝,有了與40年前截然不同的生機與活力,勾勒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縮影”。

  1月下旬,尋常冬日裏,記者行走在這片1.4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記錄村民們一天中的12個小時,感受這片黃土地背後新的時代、新的天地、新的創世紀。

  上午7時

  “不是打工,是上班” 一個鐵匠的錢袋子

  天微露光。看看家裏時鐘的指針指向7時,63歲的梁家河村民梁玉前套上藍色的工作服,跨上三輪蹦蹦車出門了。20分鐘以後,他已經卸下村裏鐵業社的門板,坐在屋子裏開始打磨今天的第一件作品——養花鋤。

  梁玉前是村裏手藝出了名的鐵匠,2015年5月,村裏成立了鄉村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向在縣城鐵鋪打工的他伸出橄欖枝。

  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40多年前,為了給村民製造和維修農具、日常生活用品,村裏建過鐵業社,他也是“掌櫃”的不二人選。

  可也有不一樣。那時候,他在城裏每個月掙18元錢,回村只有每天的兩個工分,村幹部前後找他做了兩次思想工作才答應回來。這一次,公司給他開出了每個月2600元的工資,鐵業社賣出去的鐵藝産品收入也歸他所有,“二話不説就回來了”。

  讓梁玉前如此心動的,當然遠不止收入這麼簡單。這些年,依靠保留下來的知青院、知青淤地壩、陜西第一口沼氣池等知青文化資源,借助國家扶持貧困地區發展鄉村旅遊的機遇,村裏相繼建設了村史館、知青文化體驗園、蘋果採摘園、耕作園、農家樂等一系列旅遊項目,有力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

  “以前在縣城,都是給別人打工,現在我們是在自己的村子裏上班,心裏踏實。”梁玉前告訴記者,如今,村裏的433戶村民,幾乎每一戶都有人在村旅遊公司上班,過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

  上午10時30分

  “日子好了,旅游去” 一家餐館的生意經

  已過了平日的開門時間,村口的農家餐館“梁家小院”依舊虛掩著門。推門進去,90後老闆梁強的聲音正從手機的那一端傳來,“爸,我們今天從三亞往回走了,給您發了大海的照片,一會記得看!”手機的這一頭,留下來看家的岳父張志雄笑著不停點頭。

  餐館開張近3年,這是梁強小兩口第一次停了生意出門,北京、上海、長沙、海南,自駕玩了一路,“日子越來越好了,就該出去開開眼界。”張志雄邊翻著手機裏沿途的風景照片給記者看,邊細數起女兒女婿的“發家史”——

  過去,梁強一直在煤礦工地打工,2015年,梁家河村開始對群眾進行發展鄉村旅遊的技能培訓,提高村民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嗅到商機的他當即決定回村創業。一開始,餐館算上他一共只有4名員工,如今,隨著旅遊人數的增多,梁強的農家樂窯洞已由過去的3孔增為6孔,員工增至8名,每月光員工工資支出就達3萬多元。

  “生意最好的一天,前前後後燒了60來桌菜,照這個發展勢頭,肯定還得招人。”張志雄説,去年,小兩口裝修了新房,給家裏添置了一輛豐田越野車,還説這兩年要給自己也買新車,“這樣的日子,擱以前真不敢想。”

  高峰

  下午3時

  “要啥有啥,純天然無污染” 一張名片的夢想

  太陽收起來了。窄窄的梁家河旁,風聲呼嘯。可28歲的高峰卻正在河邊忙得熱火朝天,甚至捲起了袖管:家裏的小毛驢戴著眼罩,繞著石磨轉圈磨面,需要他不時添料督促,幾波遊客先後進村參觀,他又張羅著上前推銷家裏的農副産品。

  “大米、小麥、紅棗,要啥有啥,嫌太重我們能快遞!”以為記者也是遊客,他遞上名片,熱情推銷。名片上,“梁家河小米雜糧”的店名下,“支持快遞”“支持微信支付”的提示分外醒目。

  高峰也是在2015年春天回的梁家河,當時就是看中了村裏原生態的農産品,“現在城裏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都喜歡無添加、純手工,我們把東西做好了,把品牌打出去了,不愁沒生意。”

  果然不愁沒生意。微店開業至今,最初的每天幾十元錢流水,已經增長到現在的四位數。因為每天都有幾十個快遞,鎮上的快遞公司把他的攤位設成了定點。翻翻攤位上厚厚的快遞單,黑龍江、內蒙古、青海、成都,哪兒都有,一大半還是回頭客。

  高峰説,越來越多像他一樣生在梁家河長在梁家河的年輕人,在這裡看到了未來和希望,“現在我們把梁家河的東西賣到了全國各地,今後,我們還要賣到世界各地。”

  巨鳴

  下午5時30分

  “來多少遍都不厭倦” 一份初心的探尋

  陜北高原的夜晚,在冬天總是要來得早一些。結束近半天的遊覽,家住延安的巨鳴帶著咸陽來的朋友往村口走,經過圍起來的沼氣池,他又一次停下腳步,“我們陜西第一口沼氣池!”他把“第一”兩個字説得特別重。

  這已經是巨鳴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裏,第5次來到梁家河。“有朋友來延安,就一定要帶他們來看看,來多少遍都不厭倦。”他告訴記者,朋友們年齡各異,職業也不同,可在這裡總能收穫一樣的感動: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每一年,每一天,都有如巨鳴一般的外來者,在這個蘊藏著大學問的小村莊,尋回自己的初心。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各地到梁家河參觀的遊客逐年遞增,2017年更是突破100萬人次。

  洶湧的遊客潮,也提醒村民們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從對旅遊開發、村莊規劃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到如今的“土專家”,梁家河鄉村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保林説,這幾年,他和鄉親們一刻都不敢停止學習、停止思考,梁家河這幾年的發展實屬不易,今後更要趁勢而為,永不懈怠,永不止步。

  張衛龐

  晚上7時

  “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 一個村莊的雄心

  早就過了農忙時節,可延川縣張衛龐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董事長張衛龐卻沒閒著。吃完晚飯,他又一次撥通了鎮上果樹站站長高侯磊的電話,“聽説今年底就能通過手機APP看到蘋果賣去哪了,我得再問問明白。”

  這款名為“智慧灌溉雲系統”的手機APP,是合作社委託開發的智慧平臺,2017年4月上線後,通過農業物聯網,梁家河14戶果農的110余畝蘋果園都實現了智慧灌溉,今年,縣裏能源辦和鎮上的果樹辦又有了新想法——給蘋果定位,實施“梁家河”綠色蘋果可追溯體系建設,讓每一隻蘋果從生長到銷售都有跡可循。“當了一輩子農民,沒想到今後用手機就能種蘋果賣蘋果。”撥弄著手上的智慧手機,今年70歲的張衛龐興奮地像個孩子。

  2014年,張衛龐家的蘋果園率先挂果,之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先富起來的他成立了專業合作社,還用自己頭戴羊肚手巾的頭像申請了商標,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這兩年,合作社在果園的無公害種植管理方面下了大功夫,又大力推廣沼肥,使得土壤有機質及肥力得到提高和增加,蘋果的質量和口感越來越好。現如今,梁家河村發展蘋果種植面積1200畝,已挂果500畝,其中200畝實現了精細化管理,刻著“梁家河”三個字的大紅蘋果,告別了論斤買賣,光批發價就賣到了一隻20元。

  “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張衛龐説,如今,延川縣要以梁家河作為示範,一村帶多村,多村帶一鎮,一鎮帶全縣,“到今年底,我們全縣要實現整體脫貧。”

  窗外不遠處,梁家河正歸於寂靜。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浙江新聞+】

  梁家河的“大學問”

  兩天內兩度造訪梁家河。第一回,是集體採訪,類似于“跟團遊”,村史館、知青窯洞、第一口沼氣池,走的是村裏的“經典旅遊線路”;第二回,是單獨採訪,更像“自由行”,生意紅火的農家樂、村口的露天微店、村民廣場的秧歌隊,看的是村裏日常生活的“原生態”。

  走的路不同,看的景不同,見的人也不同,可回頭一琢磨,這一切給我的感受卻是相同的,用一句話來説,就是“我是梁家河人,我驕傲”,用一個詞概括,就是“滿足”。

  這一份驕傲和滿足,體現在村裏的各個細節,也寫在每個村民臉上。

  38歲的村民袁軍霞嫁到村裏快20年了,這幾年,她只要有空就會到村口扭秧歌,“以前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才聚在一起,現在大家的生活過得好了,只要有空,都願意來扭幾下!”

  22歲的村民石梅去年從西安回到梁家河,成為村史館的一名講解員,別人要一個多星期才掌握的講解詞,她第三天就説得順暢,“村裏的點點滴滴,都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大家都説,我説得最有感情!”

  又不只是驕傲和滿足。梁家河給人的震撼,還在於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為村莊做些什麼。

  在村裏的那兩天,正逢新雪開化,每天中午吃完飯,在村文化旅遊公司上班的62歲村民石竹新都會主動去村道邊掃雪,“不加錢,但是每天都有那麼多人來村裏參觀,乾乾淨淨才好看。”

  公司總經理王寶林,是石竹新的“上級”也是老鄉。他説,自己剛回來的時候,對旅遊産業一竅不通,可就是認定了“不能給村裏丟臉”這個理,“一定要做好,不敢不做好。”

  忽然想起,去梁家河之前,就有一句話一直盤旋在腦海:“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個有大學問的地方。”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