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前瞻系列報道③】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已經成為多個地方發展的重要一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八次提到了互聯網的管理、建設、運用。“互聯網+”,正成為並將持續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12月3日至5日,以“發展數字經濟 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舉行,世界互聯網將再次進入“烏鎮時間”。自2014年以來,世界互聯網大會釋放的“磁場效應”持續擴大。從烏鎮到桐鄉,再到嘉興、杭州,乃至整個浙江省,一波波數字紅利不斷輻射帶動當地經濟轉型發展。
新興業態抱團聚集
如今的烏鎮,已不再只有千年水鄉的古典面孔。歷經三屆峰會,江南水鄉的韻味已經與現代互聯網氣息融合共生,網絡化、智慧化、智慧化,逐漸成為這裡的主題詞。
在烏鎮的雅達國際康復醫院多功能智慧訓練大廳內,多位病人在家屬和醫護人員幫助下,利用情景互動系統、動態三維站立控制系統、虛擬現實跑臺等智慧多媒體康治療裝置,進行定制化康復治療。
在花園式的居住環境裏,VR康復成為一大亮點。這家醫院以德國康復醫學技術為特色,採用國際成熟的護理標準,按照持續精進的質控要求,為神經康復患者、老年人以及亞健康人群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醫養照護以及健康管理服務。
作為“招商,引資,引智”的線上官方平臺,烏鎮虛擬産業園通過互聯網技術為入駐企業提供基金註冊、稅收獎勵、政策申請、專業企業服務、融資孵化、異業合作、創業輔導等服務,以此打造烏鎮特色産業生態服務鏈。園區充分發揮烏鎮政策紅利和時域優勢,為入駐企業鏈結社會生産所需資源,致力於調動市場中的經濟發展勢能。
“四年時光,水鄉烏鎮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葛慧君説。如今,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烏鎮大數據高新技術産業園、烏鎮互聯網特色小鎮先後獲批,一批總投資超10億的優質項目落戶烏鎮。
其實,不僅是烏鎮,整個桐鄉市都借著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春風”涌現出大量新業態。比如,桐鄉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的烏鎮互聯網産業園,以“互聯網+”産業為戰略定位方向,重點産業定位為“互聯網+製造”、“互聯網+醫療”與“互聯網+生活服務”等産業,集聚發展“創新鏈+産業鏈”,建設成為創新能力強、集聚效應顯著、産業鏈完善、海內外創客雲集的互聯網産業基地。目前,已經規劃培育發展互聯網企業1000家,實現互聯網産業産值600億元以上,互聯網從業人員20萬以上。
“桐鄉正大力發展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以烏鎮為核心的‘一業一網’,把桐鄉打造成為先進製造基地、詩畫水鄉典範、旅遊人文名城、網絡智慧強市。”桐鄉市相關負責這樣説。
傳統企業不斷轉型升級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在浙江新澳紡織公司的生産廠房內,幾乎全部工序都變成了機器操作。在這裡,“機器換人”不再是一句口號。“作為一家傳統的紡織企業,我們一直嘗試互聯網在企業生産、經營、管理中的作用。”該公司董事長沈建華用“三個無限”表達互聯網為傳統産業帶來新氣象——商機無限、合作無限、商業模式革命無限。
“歷屆烏鎮峰會的舉辦,都讓我們公司受到了顯著的輻射效果。許多國內外的客戶通過世界互聯網大會認識我們公司,並與我們開展廣泛的商貿合作。”沈建華説。
在傳化集團行首總部的智慧屏幕前,工作人員只需要點擊鼠標,就能實現全網調度、全網監控、一單到底、智慧決策等多項流程,也可以對全國物流網絡信息進行篩查,並幫助下游送貨企業和客戶進行實時對接。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推進,傳化在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基礎上,全面向“傳化網”智慧物流平臺升級,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提供覆蓋全鏈條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下,傳化聚焦物流“幹線+城配”端到端智慧調度服務,開發了“陸鯨”“易貨嘀”兩大産品,形成互聯網物流平臺。基於城市物流中心,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可以把分散在城市各處的倉庫進行連接和協同,形成分佈式倉儲網絡“智慧雲倉”,為客戶提供共享的全國倉配網絡。
“以智慧物流系統把物流服務、信息服務、金融服務、供應鏈服務聯通起來,系統的服務生産製造,讓中小企業也能像大企業那樣享受優質供應鏈服務,讓整個生産過程更協同、更智慧、更高效。”針對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認為,通過智慧物流為代表的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將為重塑中國製造的産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帶來巨大動力。
人才建設驅動創新發展
如果有家企業需要建設一套全自動的生産流水線,在這個過程中,具體涉及哪些技術點?期待達到什麼目標?假如能有一個優質的服務平臺,讓這家企業的需求迅速匹配給相應的行業專家,不僅會降低信息溝通的成本,也將提升工作效率。
為打破技術、市場、資本、人才的四方壁壘,智強博士組建清華—哈佛校友創業團隊,成立“科學家在線”平臺,以“大數據+互聯網”的新形式,集聚全球華人科學家的智力和技術供給,以智力支持體系與科技服務體系支撐産業轉型升級發展,為知識尋找價值。“技術與産業之間的巨大鴻溝是影響新經濟發展、導致知識價值沒有充分實現的原因所在。”智強説。
目前,“科學家在線”依託平臺已有的1100萬華人專家數據庫、650萬國際活躍專家數據庫、80萬技術型企業數據庫,繪製專家、企業大數據畫像,構建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區域創新服務系統,推出“智慧引才系統”和“企業需求智慧服務系統”,通過線上與線下的聯動結合,進行技術與經濟的雙向轉化,打破地域和機構邊界,為技術經濟流打通每一公里,促進供需對接、智力共享、人才引進。
“大會的舉辦讓地方政府對互聯網、科技領域建設愈加重視,帶動了科創産業迅速發展;同時,大會也給帶來了大量的前沿信息、先進思想和高端技術,促進我們不斷學習、吸納。”世界互聯網大會的“磁場效應”,讓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張海戈感觸深刻。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清華大學聯合組建,先後設立生物技術與醫藥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所、先進製造技術研究所、信息技術研究所、現代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和分析測試中心等研發機構,以及各類創新創業平臺20余個,集聚和推動了一批電子信息、生命科學、智慧製造等領域的重大項目落地。
“到目前為止,全院引進集聚高層次人才近300人,累計引進培育省千、國千等高層次人才70余人;累計承擔縱橫向科技項目總計600余項,共計引進孵化高科技企業500余家……”張海戈認為,作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如何要將當地打造成為世界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引領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只有這樣,才能推進科技創新産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