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解碼G20】倡導社會公平 新技術助普惠金融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6年09月03日 08: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偏遠地區個人金融服務難、大量中小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怎樣解決一直以來金融與實體經濟背離,讓普惠金融服務萬戶千家?

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界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利用數字新技術來助力普惠金融的大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最近的統計數據,全球大約50億成年人當中,有超過一半沒有銀行賬戶,這是為什麼呢?

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 金融促增長工作組主席 繆建民:大部分還是因為去開銀行賬戶不方便,有的是可能住在偏遠的地方,當地沒有金融機構,開戶不方便。第二開戶有一定的成本,他不願意花這個成本。另外,開戶以後,對這些金融服務不了解。所以發展普惠金融,就顯得非常重要。

沙漠深處的百姓怎麼通過刷卡來購買全世界的商品?遠在非洲的朋友如何使用信用卡享受分期服務?這些金融服務領域的現實問題讓工商界頭疼的同時,也深刻意識到問題看似是缺乏資金,但本質上是缺乏途徑。因此工商界也向G20發出了再次呼籲:降低門檻,發展新技術,讓普惠金融的根扎到最後一公里。“移動貨幣”就是此次工商界的一個新建議。

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 金融促增長工作組主席 繆建民:(移動貨幣)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發展最快。移動貨幣是由移動運營商管理的,可以提現。第二可以轉賬,第三可以支付。

實際上,普惠金融要覆蓋的群體,不僅僅有欠發達地區的人們,還包括面臨融資貴、融資難的中小企業,這些經濟的“毛細血管”,對於吸納就業和促進經濟增長至關重要,但是很多中小企業由於缺乏完備的徵信檔案而無法貸款。

怎麼辦?數字技術來幫忙!針對信用信息缺失,工商界人士建議G20各成員國引入前沿數據技術,包括納入電商交易數據等,鼓勵機構共同合作,協調信用數據庫建設,提高信用數據的通用性、使用性。

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 金融促增長工作組聯合主席 克雷格·梅勒:融資有時候對那些中小企業而言是非常嚴酷的挑戰。在這個領域我們建議利用科技來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這樣個人可以獲得條件和能力積累金融知識,同時中小企業能更便捷地去融資。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