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郝鄔安常
原標題:
安姓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姓氏,來源極其複雜,可以説基本不是漢族的姓氏。安姓源流有:
源流一,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孫安的後代,屬於以國名為氏。傳説,遠古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有個兒子叫昌意,昌意的長子叫顓頊,繼承了帝位;次子叫安,被封于西戎,他到西戎後建立了安息國(古帕提亞帝國,今伊朗),其王族後代皆以國名位姓氏,稱安帕提亞氏,以後,兩相途遠,逐漸失去了聯絡。到了漢朝時期,漢武帝劉徹派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抵達安息國以後,中國與安息國又開始有了往來。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他不願當國王而嚮往佛學,想當僧人,於是就將王位讓給叔父,自己出家為僧。東漢桓帝劉志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清回到祖籍河南洛陽宣傳佛教,隨後便定居了下來。安清一生除了宣傳佛教,還專門從事佛經翻譯,在以後的二十年中,安清共譯佛典九十五部、一百十五卷,為中國早期的佛學傳入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安清的後裔子孫以及當時隨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漢的侍從隨員們,皆以原國名的漢譯名稱為姓氏,稱安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安氏正宗。有相當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為得姓始祖。但是,了解中外文化史後就可以知道,這裡“源出姬姓”應該並不可靠,是後人的推演。
源流二,源於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時期昭武九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國名“安國”為氏留居中原,並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後省文簡化為安氏。在唐朝時期“安史之亂”中的禍首安祿山,原為康氏,是“昭武九姓”中康國人的後裔,後隨繼父姓冒姓為安氏,其後代遂以安為姓氏,稱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安遲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一.滿族額勒赫氏,滿語為Elhe Hala,漢義“平安、康泰”,後改漢字單姓為安氏。蒙古族族中原有阿爾丹氏、德力根氏、安帳氏等,化為滿族姓氏後,其後均改漢字單姓為安氏。二.滿族昂剛氏,亦稱昂岡氏,滿語為Aangang Hala,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安氏,少數為漢姓剛氏、岡氏。
源流五,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安氏是中國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為回族著姓。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期,有從西域阿拉伯地區來中國傳播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嘎宛思,後留居中原,因其名首音與王、安、萬音相諧,故其後裔子孫便依漢俗改為漢姓王氏、安氏、萬氏。另外,安息國人(今伊朗)安腓汗之子安附國,于唐貞觀初年(公元627年)率部族五千余人來華定居,被唐太宗安置在維州(今四川茂縣),後被授封左右衛大將軍、定襄郡公,其子孫後代皆以原國名之諧音漢字稱漢姓為安氏。明朝時期來中國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島)東王巴都噶·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魯,其後裔融入回族後,也取漢姓為安氏,現其家族主要在山東德州、天津兩地繁衍。
源流六,源於奚族,出自唐朝時期奚族人,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唐朝時期,有回鶻民族、奚族人,之中有人以“安”為漢姓留居中原地區,並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初期蒙古諸部,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明朝時期,有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達色等族人歸附大明政府,其後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漢姓為安氏,意為“安分守己”,其後代子孫以漢姓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八,源於彝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明、清兩朝時期,在西南地區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瑪氏、村密氏、吉巴氏等眾多部落,後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歸流運動中,均流改漢姓為安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九,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志》記載:達斡爾族阿爾丹氏,世居黑龍江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rdan Hala。 清朝中葉以後,達斡爾族阿爾丹氏多改漢姓為安氏。
源流十,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錫伯族安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錫伯族,世居普塞屯村(今遼寧大連莊河)。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ngiya Hala。清朝中葉以後,錫伯族、滿族安佳氏多改漢姓為安氏。
源流十一,源於清朝時期沙俄侵略軍俄羅斯族、哥薩克族戰俘,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從公元十七世紀中葉起,沙俄殖民者先後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長達數十年之久,入侵範圍遍及黑龍江的上、中、下游。為了保境安民,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在平定了“三藩之亂”後,採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國東北邊防的措施。這些俄羅斯“旗人”,後來由康熙大帝賜其姓氏皆為安氏,意為“安衛大清”,押留中國,禁止返俄。這批戰俘人數為一百二十九人,其後代遂以安為氏,後逐漸融入漢族、滿族,世代相傳至今。若干年後,當一位俄國使節來到北京時,有些俄羅斯“旗人”曾要求把他們帶回俄國,但這位使節給他們的答覆卻很乾脆:“把你們帶回俄國?除非是要把你們當作叛國者押赴邊界絞死,才能把你們的屍體帶回俄國去!”在俄國史籍中,這些俄羅斯“旗人”一般皆被稱為“阿爾巴津人”(俄羅斯哥薩克),但在某些特定場合,他們統一被稱為“逃人、叛徒、叛變投敵者”或者“俄姦”。
安息國的安姓自入居中原後,分居於河南洛陽、甘肅民勤和武威、湖南溆浦和常德等地,其中尤以甘肅、湖南二省安姓繁衍迅速,後安姓發展史上三大郡望:涼州、姑臧、武陵郡,皆出此二地。先秦時期,安姓很少為人所知。進入東漢以後,安姓主要活動在中原和河西走廊地區。唐朝,是安姓發展比較快的時期,但因安祿山之亂,河南一帶的安姓改了其他姓氏,人口有所減少。宋朝時期,全國形成了以四川I和豫、冀、晉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區。明朝時期,安姓人口急劇減少,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于貴州和山西兩省,宋、元、明期間,安姓人口減少很多,其分佈總格局變化不大,人口主要由北方向西南和東南遷移。全國形成以川貴、晉冀豫為中心的安姓聚集地。河北為安姓第一大省,佔安姓總人口的13%。
安姓名人多出唐代以後。唐代,是安氏一段最為多彩多姿的時期。安祿山,就是那位大名鼎鼎,曾經把唐朝李家的江山弄得天翻地覆的安祿山。安祿山是當時居住在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鯀)的胡人,本來姓康,名軋犖山,由於其父死後隨母改嫁安氏,所以他就冒姓為安,並且給自己取了一個漢族的名字。最初,他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的養子,備受恩寵,權傾當朝,當時唐室的滿朝文武,幾乎只有那位身為國房的楊國忠可以與他頡頏,後來,他認為羽翼已成,就以跟楊國忠有隙的藉口,舉兵造反,把互許"天長地久有時盡"的唐明皇和楊貴妃逼得從長安倉皇出奔,途中,楊貴妃而又被迫縊死於馬嵬坡前,風流的君主欲救不能,造成了"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千古憾事。安祿山是我國安姓的新加入份子,可是在他翻天覆地的亂搞一通,幾乎斷送了大唐的江山之後,我國原來的安姓,卻也有不屑與他為本家而改為他姓的,這就是《唐書》上所記載的:"李抱玉,本姓安,恥與祿山同姓,賜姓李氏。"換言之,在後世不計其數的李姓人家之中,有一支是在唐代時傳自安氏。
在唐代的兩百九十年天下中,安姓人士的表現的確是很出色的,像安庭堅、安敬忠,以及安金藏等人,都是史書留名的傑出人物,其中,又以安金藏的名氣最為響亮。 安金藏,是唐睿宗的救命恩人。據史載,當唐睿宗當太子的時候,有人向其母武后誣告皇嗣將要反叛,於是武則天就命令來俊臣治太子之罪,這時,安金藏向來俊臣大聲喚道:"公既不信金藏之言,請剖心以明皇嗣不反",並且立刻引佩刀自剖其胸,當場五臟皆出,血流滿地。這驚天動地的一舉,終於使專橫的武后幡然感悟"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因而免除了睿宗一場不知最後命運為何的大災難。忠君之士,世所敬重,安金藏當然也自此韆鞦垂名了。
五代時期,天下大亂,而安氏也出過三位當時最有實權,最為神氣的節度使,那就是西川節度使安潛,永興軍節度使安光鄴,和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他們三位,雖然都是獨當一面,大權在握的重臣,但都能行仁政,一點也不飛揚跋扈,所以能在青史留名。其中的安重榮,更曾在石敬瑭答應當契丹人之子時,痛言此事乃"詘中國以尊夷狄,此萬世之恥也"而流芳百世。
宋仁宗的時候,山西太原也出了一位著名的大將安俊,他守邊多年,把當時動不動就跑到邊境來騷擾一番的羌族整治的服服帖帖,羌人並又公開承認"僅畏安太保"可見他的聲威之隆。在最為衰微的微宗年間,安氏也曾出過一位倡議北伐的名臣安堯臣,他上書向皇帝提出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説明"女真不可結與燕雲不可取"的道理。
安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位,人口約一百七十余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