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科教臺 > 首頁

《百家姓》滕殷羅畢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13日 16: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畢氏同樣也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畢姓源流有: 
  來源一,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關於姬姓畢氏的淵源,許多史籍中記載得都一樣。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王朝建立之後,他負責處理那些被商紂王關押的犯人。他採取寬大為懷,平反了不少冤獄,表彰了因直諫受害的功臣,因而名聲鵲起,被稱為“周初四聖”之一。後被周武王姬發封于畢地(今陜西長安、咸陽北,渭水南北岸一帶),他建立了畢國,為公爵,故而史書多稱其為“畢公高”。三千多年前的畢國又稱為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在西周初年,十分受到西周王室的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都是葬在畢原。姬高是周王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周武王病逝後,他為顧命大臣之一,與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一起輔政,使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並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畢公高的兒子畢萬後來事仕于晉國,乃封于魏地,其後代中有改姓為魏氏者,在戰國時期成為著名姓氏。仍居於畢國者,遂以國名為姓,稱畢氏。在兩周的八百七十多年間,周文王的這支畢氏子孫一直顯赫於世,並且歷代相傳,一直相傳至今。畢氏、魏氏同宗同源,皆尊奉畢公高為得姓始祖。發源於陜西的畢氏,後來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北部一帶,史稱畢氏正宗。到了漢朝時期,有一支畢氏族人遠遷山東的東平郡,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
  來源二,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少子禺陽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係自任姓所改。”任姓畢氏遠早于姬姓畢氏,為任奚氏同祖。在奚仲的後裔子孫中,有分遷居於畢原(今陜西咸陽)者,這個分支的族人便以居邑名稱為姓氏,改稱畢氏,世代相傳至今。
  來源三,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南匈奴屠各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屠各部在五胡十六國時期曾一度強大,後世的鐵弗部、高車部、敕勒部、丁零部等等,皆出自屠各部,本部還曾建立其強大一時的前趙政權。前趙政權滅亡後,匈奴屠各部的少部分族人歸附於石勒創建的後趙政權,而大部分則都分崩離析,四散而去。其部族主體後在北魏明元帝時期歸附於鮮卑拓拔部,成為拓拔部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史書中又稱其為“鮮卑屠各部”。在北魏孝文帝于北魏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所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過程中,鮮卑屠各部的族人有改姓氏為單字漢姓畢氏者,後融入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來源四,源於突厥族,出自唐朝時期阿史那部突厥王子阿史那·社爾,屬於以國名或官爵稱謂為氏。史書記載:西域畢國胡人有畢氏。畢國,為突厥阿史那部族人建立的一個西域小國,實際上僅為一城一部落。唐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阿史那·社爾也病逝了。這位一生飄零的突厥王子終於實現了長伴他最崇敬的唐皇之願:在眾多陪葬的功勳顯赫之大唐開國武將當中,他的墓葬離唐太宗的昭陵最近!從此,阿史那·社爾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之爵號“畢國公”為姓氏者,稱畢氏、國公氏,亦有稱社氏者。其中的畢氏被史書稱作“西域畢國胡人畢氏”,而國公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國氏,皆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畢氏、國氏、社氏與阿氏、史氏同宗同源,身貌特徵是身材高大,眉骨突高,雙眼瞼紋,瞳孔微黃,鼻梁高聳,男子皆山羊鬍須,十指指紋箕多鬥少,甚至十指皆箕。
  來源五,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新巴爾虎畢喇爾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Duneheng Hala。清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都訥亨氏多冠漢姓為畢氏、祁氏等。
  來源六,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必蘭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畢力揚氏,亦稱別蘭氏、必喇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必蘭部,滿語為Bira Hala,漢義“河川”,後有達斡爾族、赫哲族引為姓氏者,達斡爾族稱畢力夾氏,赫哲族稱畢拉氏。清朝中葉以後,滿族畢力揚氏、達斡爾族畢力夾氏、赫哲族畢拉氏多冠漢姓為畢氏、何氏、楊氏等。
  來源七,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彝族、土家族、苗族、鄂溫克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畢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畢氏,世代相傳至今。
  三千多年前的畢國,是在今陜西長安、咸陽兩地之北,也就是説渭水的南北兩岸乃畢姓之發祥地。春秋時,畢公高的後裔畢萬仕晉,因功封于魏,到其曾孫魏文侯時,三家分晉,因此有畢姓改成魏姓者。雖如此,畢姓此際在山西紮根卻是不爭的事實。戰國時,滕國(今山東滕州)有畢戰,説明此際畢姓已進入山東。先秦時期,畢姓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西漢時,南越將軍畢取降漢,被封為侯。並有涿(今河北省涿州)人畢野白,這些史實表明,畢姓在北方已擴展於今河北,南方的廣西也有了畢姓人。此際,一支畢姓遠徙山東省東平,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期,居於東平郡的畢姓繁衍日盛,可謂族大人眾,名人輩出,此際見諸史冊之畢姓名人,多父子、兄弟等有血緣關係者。另外,畢姓太原郡望、河內郡望、河南郡望已日益壯大,北魏出連氏改畢姓後,入遷洛陽,使畢姓河南郡望尤為昌盛,並蔭及河內。唐安史之亂後,京兆(今陜西省西安)人畢宏入蜀,偃師人畢構裔孫一支遷居鄆州須昌(今山東省東平)。唐代末年,因避回鶻擄掠和黃巢之亂,有畢姓南及兩湖一帶。北宋時,代州雲中(今山西省大同)人畢士安因仕宦落籍河南鄭州,其孫畢良史先遷蔡州上蔡,靖康之恥後,避居江東。與此同時,有畢姓因仁宦或避難之故遷居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明初,山西畢姓人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陜西、山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清乾隆年間以後,河南、山東的畢姓人,伴隨闖關東的風潮,通過海路,入遷東北三省。此際亦有沿海之畢姓赴臺,或到東南亞和歐美各地者。如今,畢姓在全國分佈甚廣,尤以山東、河南、黑龍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畢姓約佔全國漢族畢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畢姓儘管很難算上大姓,但是名流眾多。只要舉出一個畢昇,就可以反映畢姓做出的貢獻有多麼了不起了。
  畢昇(又作畢昇,約970年—1051年),他發明了活字版印刷術。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畢昇于1051年(宋仁宗皇右三年)逝世,與其妻李妙音合葬於今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睡獅山之陽。1052年(宋仁宗皇右四年)二月初七日,其子畢嘉、畢文、畢成、畢榮,其孫文顯、文斌、文忠為之立碑。 1989年在湖北英山縣發現畢昇墓碑。宋初為書肆刻工。宋慶曆年間(1041—1048),他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他的字印為沈括家人收藏,其事跡見《夢溪筆談》卷十八。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為我國文化經濟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為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據傳,畢昇後人因用活字膠泥偽造錢幣被朝廷發現,株連九族,僥倖逃脫之族人遂改姓田、萬。如今當地雖有地名叫畢家鋪,但田、萬姓多,畢姓無。
  在此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既笨重費力又耗料耗時,不僅存放不便,有錯字又不易更正。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簡單靈活,又方便輕巧。其製作程序為:先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統一的單字,用火燒硬,使其成為膠泥活字,然後把它們分類放在木格裏,一般常用字備用幾個至幾十個,以備排版之需。排版時,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一個個從備用的木格裏揀出來,排進框內,排滿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烤。等藥劑稍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待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時,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紙,加上一定壓力,就行了。印完後,再用火把藥劑烤化,輕輕一抖,膠泥活字便從鐵板上脫落下來,下次又可再用。   
  畢昇的膠泥活字首先傳到朝鮮,稱為“陶活字”。後來又由朝鮮傳到日本、越南、菲律賓。十五世紀,活字板傳到歐洲。公元1456年,德國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聖經》,這是歐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國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活字印刷術經過德國而傳到其他的十多個國家,促使文藝復興運動的到來。十六世紀,活字印刷術傳到非洲、美洲、俄國的莫斯科,十九世紀傳入澳洲。從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傳遍全世界。
  還有很多民間故事值得一説。早先印書,都是把書刻在整塊整塊的木板上印。聽説師兄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幾十倍,師弟們紛紛向師兄取經。畢昇一邊演示,一邊講解,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發明介紹給師弟們。師弟們禁不住嘖嘖讚嘆。一位小師弟説:“《大藏經》5000多卷,雕了13萬塊木板,一間屋子都裝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師兄的辦法,幾個月就能完成。師兄,你是怎麼想出這麼巧妙的辦法的?” “是我的兩個兒子教我的!”畢昇説。“你兒子?怎麼可能呢?他們只會‘過家家’。” “你説對了!就靠這‘過家家’。”畢昇笑著説,“去年清明前,我帶著妻兒回鄉祭祖。有一天,兩個兒子玩過家家,用泥做成了鍋、碗、桌、椅、豬、人,隨心所欲地排來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當時我就想,我何不也來玩過家家:用泥刻成單字印章,不就可以隨意排列,排成文章嗎?哈哈!這不是兒子教我的嗎?”師兄弟們聽了,也哈哈大笑起來。   “但是這過家家,誰家孩子都玩過,師兄們都看過,為什麼偏偏只有你發明了活字印刷呢?”還是那位小師弟問道。好一會,師傅開了口:“在你們師兄弟中,畢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啊。”“哦——!”師兄弟們茅塞頓開。
  畢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八位,人口約一百二十一萬八千余,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76%左右。  

channelId 1 1 1
猜您還喜歡 文化 科技 自然 歷史 人物
科教欄目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精彩視頻推薦
檢索地圖 更多
按欄目

央視欄目 |
百家講壇
| 走近科學 | 探索發現 | 讀書 | 自然傳奇 | 地理中國 | 科技之光 | 綠色空間 | 講述 | 我愛發明 | 人與自然 | 科技人生 | 中華民族 | 人物 | 夕陽紅 | 歡聚夕陽紅 | 走遍中國 | 狀元360 | 大家 | 見證·發現之旅(停) | 創新無限(停) | 重訪(停) | 見證·親歷(停) | 科技博覽(停) | 天下大觀(停) | 百科探秘(停) | 科學世界(停) | 見證·影像志(停) |
衛視欄目
|
檔案
| 楊瀾訪談錄 | 絲路發現 | 世界遊 | 自然密碼 | 這裡是北京 | 天下收藏 | 影像世界 | 魅力發現 | 漫遊日本 | 故事甘肅 | 今日往事 | 文明中華行 | 武當百謎 | 經典人文地理 | 新杏壇 | 行者 | 中國遊 | 玩轉地球 | 記憶之紅色經典 | 故事中國

按類型

經濟 | 社會 | 軍事 | 文化 | 科技 | 自然 | 歷史 | 人物

開放分類

古跡遺址 | 經典紀錄 | 名著名家 | 事件 | 懸案秘聞 | 國學 | 自然發現 | 戰爭 | 生命星球 | 武俠尋蹤 | 名家大師 | 民生 | 動物 | 人文 | 未解之謎 | 宇宙奧秘 | 科學探索 | 海洋 | 專家 | 三國 | 刑偵案件 | 宗教 | 歷史揭秘 | 生活 | 民俗民族 | 人體 | 建築工程 | 氣候 | 能源環保 | 運動 | 慈禧 | 皇帝 | 女性 | 女皇女王 | 明星藝人 | 收藏 | 災難 | 名人 | 紅樓夢 | 文化藝術 | UFO | 易中天 | 歷史時刻 | 清朝 | 奇幻科技 | 奇趣 | 航空航天 | 中國皇帝 | 考古探秘 | 時尚 | 密檔 | 人文地理 | 史説天下 | 國粹 | 行遊 | 皇陵 | 二戰 | 臣相 |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