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周吳鄭王
原標題:
“吳”。吳姓的來源很精彩。1,上古就有吳姓,一是出自舜帝有虞氏,“虞”“吳”古音近,舜帝後代有吳姓;二是顓頊帝大臣吳權的後裔,他的後代是中國樂曲的發明者,這也和古老的吳部落有關,甚至有傳説黃帝的母親就姓吳;三是夏代少康時有個人叫吳賀,他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帝王世系》載有其事。其實,吳賀就是古代吳人中的一員。2, 黃帝也是吳姓的遠古初祖,他以姬為姓。下傳數代到古公亶父時,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全都非常賢能。但是第三子尤得喜愛。按照周人傳統,古公亶父去世後,應有長子繼承王位。但是,出現了感人的讓國故事。太伯和仲雍兄弟倆從陜西岐山一帶出發,來到荊蠻吳越地區,這裡和中原風俗迥異。兄弟倆入鄉隨俗,紋身斷發,在周人看來這哥倆已成為蠻人,再無資格繼承王位。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後裔受封于吳,後世吳姓子孫則多把太伯、仲雍尊為得姓始祖。按照古史的記述,太伯、仲雍所到達的荊蠻地區,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無錫、蘇州一帶。江蘇省蘇州、無錫一帶有關太伯遺跡很多,至今無錫市東的鴻山(又名梅裏山)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蘇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相傳太伯去世後,吳人無不悲痛欲絕。太伯入葬那一天,吳人紛紛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歡種麻,人們就各採一束麻子在腰間,以表達對太伯的懷念和哀悼之情。此後這一風俗在民間流傳了數千年,一直到今天,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仍為中華民族某些地區的喪葬禮俗。太伯沒有子孫,後世吳姓人稱其為開氏始祖,稱其弟仲雍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仲雍下傳四代至周章,他唸唸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後裔,故名為周章。周章繼位做吳君時,武王已滅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實行分封制,尋找太伯、仲雍後裔,因周章已做吳君,就正式封周章為句吳國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陸縣境內),建立了虞國,其後人以虞為姓。吳、虞是兄弟。虞國滅亡後,後裔為紀念故國以虞為姓,虞姓一直延續至今,這是姬吳的早期分支,與吳同屬太伯、仲雍之後。後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子孫就以吳為姓了。3,很多少數民族有吳姓,以苗族最多,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漢字姓,而成為吳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同化于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吳氏。 明代苗族吳姓中還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學大師、王陽明的得意門生吳鶴。
苗族原本無姓氏,受漢文化的影響許多苗民借用漢族姓“吳”氏。清前期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時,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漢字姓“吳”氏來作為自身姓氏,進行苗籍戶口登記。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吳、龍、廖、石、麻”五大姓,而吳姓最多,排在首位。 湘西苗族的吳姓分出一支改從伍姓。在湘西苗族中,吳、伍雖不同姓但卻同宗,所以兩姓不能通婚。 湖南苗族吳氏分為禾孝(ghaob xot)與禾弄(ghao nhlongb)兩係。在貴州苗族地區,吳姓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漢字姓吳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漢字姓而形成。如貴州臺江縣方召“各務收”(即務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領導苗民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強迫戶口登記,將“務收”家族的“務”譯成“吳”。這些苗族吳氏,與漢族姬姓吳氏無任何血緣聯絡。苗族吳姓,在歷史上産生了大批優秀子孫,為中國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在純粹的蒙古族七大姓中,吳姓居其一。相傳遠古時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個部落的酋長名叫吳蘭蘇和,他的後裔就以他的漢譯名“吳蘭蘇和”中的第一個字為姓,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吳姓”,它與姬姓吳氏無關。蒙古人又有改為漢姓吳氏的。女真人改姓漢字姓吳氏,最遲在宋代已經開始了。鄂倫春族中有吳姓,是由鄂倫“吳查爾坎”氏的漢譯簡化而成。赫哲族吳姓到現代産生了著名作家吳白豐,《冰山上的來客》是他的作品。哈尼族中有吳氏,此外,其他少數民族如侗族、壯族、白族等,都有吳姓。朝鮮族吳姓許多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到高麗族後形成的。這真是説不盡的了。
古代的吳國,位置是在現今江蘇省無錫縣一帶,此地也是吳姓發源地。吳姓首先向北臨近的齊、魯之間迅速遷徙繁衍。其後遷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吳姓子孫在亡國之前,有過一些零星的外遷活動。如與鄰國爭霸時,有少數吳姓子孫在戰爭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國,遠離家園。秦末農民起義。吳芮縱觀天下大勢,知秦必亡,遂率領當地越人起兵響應。後轉戰西北,與項羽等入關破秦,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封他做衡山王。漢朝一統天下,分封功臣,吳芮被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湖南長沙市),食邑3千戶。自此,吳姓宗族中一支遷到湖南。五嶺以南,特別是廣東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他的後代。魏晉至隋唐的七百餘年間,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戰爭頻繁,南方則相對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遷,吳氏宗族也在南遷之列,並呈南興北衰之勢。三國時期,吳氏家族成為割據江東的孫吳政治的國戚,孫策、孫權兄弟的母親吳國太便出自吳郡吳氏。 在魏晉以後,吳氏北上繁衍明顯的緩和了許多,基本上是以中國南方一帶為其繁衍的地區,這是與北方連年戰亂,民不聊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吳氏雖遍及全國,但繁衍發展中心為江南一帶。宋元時期,吳姓已遍佈全國。但吳姓望族都很重視世系傳承,其歷史淵源十分清晰。明清時期,吳姓的分佈更為廣泛,自上古保持世系傳承不亂,代有顯貴的世家大族幾乎絕跡。這時期吳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時期的單家發展而來,並從地區分佈上呈同姓異宗交叉分佈,吳姓的遷徙多是由於戰亂、災荒、析居、任官、政府組織移民等諸多原因引起的。
吳姓離開大陸很早。吳姓的發源地江蘇南部距離台灣較近,因此吳姓人遷居台灣的歷史較早。早在吳國滅亡之時,吳姓子孫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遷到了台灣,然而見於歷史記載的卻是在元代。 明清以來自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吳氏遷居台灣的逐漸增多。在台灣的歷次統計中,吳姓長期穩坐第七把交椅,這與南明永歷年間鄭成功渡海收復台灣,從潮州沿海,尤其是饒平、南澳、澄海各縣收了不少昊姓士兵有關。在台灣歷史人物中,吳姓人佔有相當比重。
吳姓到達日本的時間也應該很早。吳國王室的一些倖存者,到達了日本島。此後,他們便在這裡扎了根。他們給當時落後的日本帶來文明的種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為當地民眾的首領。這一批優秀的吳姓族人,在日本備極興旺。它的一支,據説演變成日本皇室。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陸王朝,並鄭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後裔。中國的史書《魏略》、《晉書》、《梁書》、《北史》、《路史》,都記載了這類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吳姓的後代。這一歷史事實,引起了中日許多學者史家的濃厚興趣。到民國初年,吳氏裔孫吳佩孚將軍驚奇地發現,他和當時的日本天皇同為吳太伯的第121子孫。時至今日,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日下恒夫等更推定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滅吳以後。這一批東渡日本的吳姓宗族成員,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後代數千年來仍保留著自己的血緣標誌——“吳”,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吳”,“吳人”,“吳羽”,“吳服”,“吳漢”,“吳服部”等許多姓氏。
還有就是越南了。春秋末年越滅吳,大批吳人南遷,加入越人隊伍,後來越國滅亡,吳人又隨越繼續南遷,大約在秦漢時期到達越南地區。秦漢以後,內地吳姓人因做官、經商、從軍等原因陸續有人遷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吳氏裔孫吳納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舉家遷到越南北部,此記載也見於唐元和年間林寶編撰的《元和姓纂》。南遷越南的吳姓子孫不斷開拓進取,建立了功業。唐末五代時,南遷越南的吳氏裔孫吳權在越南建立吳朝。遺憾的是吳朝只歷吳權、吳昌熾父子兩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後,吳權後裔散居於越南各地,據説吳權後世子孫在姓名中間加一“昌”字,以作為吳權家族的標誌。明朝滅亡後,一部分明遺民流亡到了越南,越南黎朝時,有傑出的史學家吳士連,他創作了越南第一部編年體史學巨著《大越史記全書》。近代越南吳氏著名吳姓人物,是南越政權的最後一位總統吳庭艷。吳姓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為第六位。
吳姓人到達朝鮮地區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了。據《後漢書》記載:東漢陳吳氏裔孫吳鳳官任樂浪郡 (今朝鮮平壤地區)太守,舉家遷到朝鮮。今天他們已完全融入朝鮮民族。吳姓在今天朝鮮143個姓氏中為20大姓之一。
吳姓也是第十大姓,總人口2400多萬,佔全國人口1.93%。吳姓人群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5.8%,A型佔29%,B型佔27.1%,AB型佔8.1%。
和吳姓有關的一個典故,在今天特別值得介紹,這個典故叫“不懼貪泉”。主人公吳隱之,祖籍濮陽鄄城,是吳質六世孫。吳隱之還有一個胞兄吳坦之。吳隱之家境貧寒,父母早逝,兄弟倆相依為命。吳隱之年輕的時候,博覽群書,以孝著稱於世。相傳,他和哥哥吳坦之為去世的父母哭喪時,其悲聲慘切,不但令行人為之流淚,而且出現了雙鶴哀鳴、群雁不飛的情景。後來,吳隱之兄弟被朝廷徵召做了官。吳隱之兄弟間感情真摯,吳坦之因受牽連而被逮捕,將被除死。吳隱之聽説後,急忙趕去面見大司馬桓溫,情願替兄赴死。桓溫被感化了,赦免了吳坦之,吳隱之也因此受到桓溫的賞識。吳隱之官職屢次升遷,後來出任為晉陵郡(今江蘇鎮江)太守。在太守任上,他勤於政事,為官清廉,生活簡樸。平時穿布衣,出門不坐車子,他的妻子雖貴為太守夫人,也是親自紡紗織布,就連到集市上買的劈柴都自己背回家。相傳吳隱之的女兒出嫁時,他的朋友謝玄不知道他家拮據,派有名的廚師前去幫忙操辦婚事。廚師到他家後發現他家幾乎窮得一無所有,家人正牽著一條狗準備去賣錢,換取嫁女的費用。吳隱之到任廣州刺史後,生活非常簡樸。起初,人們都不信。可是一年過去了,吳隱之仍一如既往,時常以貪泉的事來警誡自己。距離廣州二十里的地方,有一處泉水,名叫“貪泉”。據説喝了這水,人就會變貪。前幾任廣州刺史都以這個為藉口,替自己開脫罪責。吳隱之不信,專門去喝了很多貪泉水,還寫詩:“古人云此水,一飲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變心!”一天,隨從送來一包剔骨的鮮魚,他立刻警覺起來,拒絕接收這份禮物,並嚴厲警告説:“一定要以身作則,不吃請,不受賄。如再發生此類的事,必定要嚴加懲罰。”在吳隱之的感召下,廣州地區風氣為之一變,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樂業,民風也淳正了。吳隱之不懼貪泉,不但受到東晉皇帝的嘉獎,也備受後人稱讚。唐代名臣魏徵編修《晉書》時,為清官吳隱之寫下了“晉代良能,此焉為最”的評語。如今廣州越秀博物館內,仍豎有一塊刻著“貪泉”兩個大字的石碑,這是廣州老百姓為紀念清官吳隱之的趣聞佳話而立的。
搜索更多 百家講壇 百家姓 的新聞
- 2013-03-06 01:05:35 《百家講壇》 20130305 百家姓(第一部)2 趙錢孫李
- 2013-02-08 12:40:00 《百家講壇》 20130208 百家姓 (第一部) 13 雲 蘇 潘 葛
- 2013-02-07 12:30:00 《百家講壇》 20130207 百家姓(第一部) 12 柏 水 竇 章
- 2013-02-06 12:30:00 《百家講壇》 20130206 百家姓 (第一部) 11 謝 鄒 喻
- 2013-01-29 13:21:15 《百家講壇》 20130129 百家姓(第一部) 3 周 吳
- 2013-01-27 12:30:00 《百家講壇》 20130127 百家姓 (第一部) 1 我從哪來
- 2013-02-19 12:45:00 《百家講壇》 20130219 百家姓(第一部) 24 安常
- 2013-02-18 12:45:00 《百家講壇》 20130218 百家姓 (第一部) 23 畢 郝 鄔
- 2013-02-16 12:45:00 《百家講壇》 20130216 百家姓 (第一部) 21 賀 倪 湯
- 2013-02-14 12:45:17 《百家講壇》 20130214 百家姓 (第一部) 19 費 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