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首播 |
|
重播 |
|
寫在臉上的歷史:火星表面覆蓋著成千上萬個隕石坑,或許就是這些撞擊毀滅了生命。
一個隕石坑顯示了沉積物的黑色痕跡。科學家認為,這些沉積物先是受到一個古老地下水庫的水的浸泡,然後遭到火星強風的侵蝕。
小行星撞擊火星,形成這種雜亂無序的景觀。地球上也有這種情況,但區別在於我們擁有一個地質活躍的世界。
北京時間6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火星是一顆飽受重創的行星,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幾個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始終注視著數十億年曆史中宇宙隕石重擊火星表面所創造的隕石坑。
火星確實遭到隕石重創?事實如此!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研究小組最近完成了一項統計,對火星隕石坑的數量進行了清點並進行了分類整理,隕石坑有63.5萬個,直徑在1公里以上。該研究負責人、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博士後研究員斯圖亞特-羅賓斯表示,作為有史以來編撰的最大的關於太陽系中一顆行星或衛星遭受撞擊的數據庫,這些新信息將有助於確定火星特定區域的年代。他説:“新的隕石坑地圖還將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火星火山的歷史,以及過去適於居住原始生命的可能性等。這個數據庫是個重要工具,能為將來進行的大量火星研究提供有用線索,例如測定年代、適於居住行星的侵蝕歷史和其他我們還不知道的應用等。”
在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從事研究的羅賓斯指出:“從某種意義上説,這就好比打造一把又新又好的錘子,用不了多久,人人都能使用它。我們現在擁有的所有新信息都來自火星軌道飛行器和著陸器,它們將有助於形成闡述火星地形和表面信息的更好的地圖。我用4年時間初步分析了這些地圖,並畫出隕石坑邊緣圈。”
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地質學系助理教授、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布萊恩-海尼克參與了這項研究,他表示了解更多關於火星隕石坑歷史和範圍的信息對更好地了解以前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義。他説:“許多大型隕石坑形成了熱液系統,這種系統很可能創造出持續數千或數百萬年、適於居住的獨特環境。我們猜想那個時候火星地殼中可能有水。大規模的撞擊還具有消滅生命的能力,這可從6500萬年前殺死地球恐龍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上得到充分證據。”
地球上已知的隕石坑只有約150到200個,但月球和水星也佈滿隕石坑,那裏缺少大氣和板塊構造運動。登記火星和月球的隕石坑可幫助科學家了解內太陽系形成後數億年內發生的情況,其中包括一個發生在39億年前、名為“晚期重轟炸”的重大事件。在這個事件中,像美國堪薩斯州一樣大的小行星雨點般落向地球。
海尼克表示:“由於構造板塊運動和侵蝕,地球失去大多數地質記錄,但了解月球和火星隕石坑歷史能幫我們重現地球的早期歷史。”羅賓斯説:“火星上大多數直徑較小的隕石坑要比最大的隕石坑年輕,構成這顆行星的隕石坑主力軍。測定年代的基本思想是如果火星表面一個地區的隕石坑越多,就表明它的歷史越悠久。”
火山和風化活動使火星的多數地區“重新露面”,從根本上抹去了更老的地質特徵,例如隕石坑等。從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天體物理學與行星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的羅賓斯表示:“這個新的數據庫還有望幫助行星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發生在地球上的侵蝕歷史。我們的隕石坑數據庫包括邊緣高度和隕石坑深度,將為我們更好地了解火星表面的長期變化提供重要線索。”
海尼克説:“較全面地掌握火星隕石坑的尺寸和分佈情況對將來前往火星的載人探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美國宇航局從安全研究的立場出發,想知道這些隕石坑的地點以及它們的獨特性。隕石坑扮演著一個‘窮人鑽機 ’的角色,能提供有關火星地下的新信息。”
羅賓斯指出,包括只有那些直徑約10到15公里甚至更大直徑在內的月球環形山的大多數完整數據庫和包括只有那些直徑約20公里在內的水星隕石坑數據庫,都很難和火星隕石坑數據庫進行比較。(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