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娃哈哈大愛無疆 >

宗慶後:持續為社會創造財富才是大慈善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3日 15: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當有“中國首善”之稱的陳光標本月5日發佈公開信,表示所有掙回來的錢,死後都將一分不留,全部捐獻給社會,並借此對蓋茨和巴菲特的慈善邀請表示支持時,另一位“中國首富”宗慶後卻婉拒了來自美國的邀請,並對媒體表示,他想捐不用勸也會捐,不想捐誰勸也沒用,但從內心來説,他並不欣賞動輒就捐資産的慈善行為。因為在他看來,捐出全部資産的行為背後,不過是無法支付高額遺産稅和企業避稅的變通做法,並不是真慈善,只有持續地為社會創造財富才是真正的慈善。

  宗慶後先生能如此坦蕩地直抒胸臆,不回避,不繞彎子,表達了自己對慈善的真實理解,實屬難得。這位中國首富,雖然婉拒了這次的慈善晚宴,但是卻用很多很多真實的行動向社會盡到自己的責任,告訴社會,中國企業家可以做的慈善義舉其實有很多,慈善,不應該只停留在捐款上,而應該是一種像“造血”一樣的更具可持續性的援助方式,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23年的發展中,娃哈哈集團不忘積極回饋社會,履行社會責任。數據顯示,娃哈哈累計上繳稅金142億元,資助教育超過1.77億元,資助其他社會公益事業超過1.05億元,合計資助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達2.83億元。在對欠發達以及農村地區的支持上,娃哈哈大力發展農副産品深加工項目,20多年來已累計採購各類農副産品價值達230億元,直接和間接解決了130萬農村人口的就業問題,對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應盡的貢獻。

  另外,為了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娃哈哈會選擇四川災區、革命老區等貧困地區投資建廠,拉動當地經濟,解決勞動就業等問題。

  有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混淆社會責任和慈善這兩個概念,認為只要捐款,做了慈善的事情,向受災的地區提供了資源或資金上的支持,就算是承擔了社會責任,其實不然。企業的社會責任是指遵從法律,尊重人類、社會和環境的一系列政策和實踐。它包括了可持續競爭力、吸引優質的投資者、建立可持續和更加公平的增長機制等幾個方面的內容。企業通過這些努力將使包括貧困者在內的社會各階層受益,而慈善只是社會責任的一個方面。

  “一家真正成功的企業,不應該只埋頭搞事業,也應該心憂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應該只有事業心,也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做善事是企業應盡的責任,因為企業生存于社會,就應當回報社會。”宗慶後的造血理念同樣得到了眾多學者和企業家的認同。

  慈善捐款可以緩解一時之需,卻無法在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為人們創造通過勞動致富的機會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而通過投資創辦企業,增加就業,拉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高當地生活水平,由“輸血”變成“造血”,實現了人民受益、企業獲利、社會更加和諧發展的格局,慈善工作就能更長效、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