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16: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上海消息:4月22日,2011華僑銀行(中國)春天論壇在上海浦東舉行。本次論壇旨在共同探索後金融時代的商業機遇。
以下為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演講文字實錄:
今天我還是來談一下現在中國經濟的一個實體經濟面在這樣一個談到宏觀大環境之下,一個經濟層面和微觀的結構環境之下,怎麼樣選擇各自的戰略,我們三位可能都有各自的側重點,但是我聽了巴曙松老師的演講,我非常的贊同,很多東西不重復了,我今天帶給大家的就是三個方面,我們該把時間控制在4點10分,第一個就是金融大海嘯之後,為何全球的中心還在氾濫?這個是巴曙松老師講的非常多了,第二個就是我感覺到貨幣政策無論是現在這個數量型的貨幣政策還是價值型的貨幣政策,可能對於目前成本推動型的物價上漲,可能起到的是一個止痛劑,是事後的量的緩解,可能不能質的,這個學者定性的角度講的多一點,如果不能治本的話,我擔心貨幣政策適得其反。
金融創新就是雙刃劍,金融創新的時候可以規避所帶來的風險的貨幣政策,但是如果看不到這個實體經濟這樣一個引領空間的時候,那麼有很多金融創新的舞臺,可以通過資金運作,而不是所謂的資本運作,這個當中照樣可以獲得很大的收益,但問題就是這樣的最後的結局,常常我們看到東亞危機,日本泡沫的崩潰,給我們帶來深刻的反省,第三個就是講我感覺到成本推動型的通脹,最好的辦法還是要把麵包做大,財富做大,吸收過剩的流動性,而且很多的流動性在左右搖擺,今天我當中特別提到的就是産業資本虛擬化的問題,因為我和我們的企業在上海接觸比較多,所以今天民營企業的一些企業家們,當然他們改行,平時改行也是快,今天改大行了,從實業的舞臺跑到虛擬的舞臺,或者對於樓市運作越來越感興趣,那麼這個當中,可能就是今天我們政策上面所帶來的影響。
所以我想簡單的按照這樣一個想法來提出一點建議,第一個就是我談一下當前這樣一個格局,我們後遺症帶來的流動性氾濫,剛才提出的為什麼金融大危機之後為什麼流動性過剩?剛才巴曙松老師已經很好的講了美國的資産負債表修復的貨幣政策,那麼稍微強調一點就是實際上在08年為止,全球金融大泡沫,我們對這場大災難,實際上我們沒有進行修復,剛才講的修復就是資産,對於資産泡沫創造的負債,今天通過救市的政策來平衡子虛烏有的負債,這一點我們看到08年創造的金融泡沫,非但沒有吸收,反而復活了。
金融市場這些贏家,或者政府替輸家還給贏家的錢,今天他們拿在手裏非常惶恐,這個不是實際得來的資金,講的白一點就是印鈔票,但是帶來的結果就是清楚的,今天金融資本大量的走向硬財富,去投資農産品,投資大宗商品,投資儲蓄高,經濟增長高的這些國家,這種走向硬財富的投資戰略,帶來的結果就是成本推動型的物價上漲,帶來的結果就與投資拉動的經濟主導的國家,帶來本幣升值,投資成本上升,如果這個投資主導由政府拉動的話,很容易帶來這樣一個成本上升,又因為投資效率的低下,最後看到全面的通脹結果,這個就是我想講的第一個觀點,就是救市後遺症,這個就是救市帶來的後遺症,按照道理泡沫可能在某些場合沒有辦法通過它來硬著陸,今天想講的就是如果真的吸收泡沫的話,關鍵不是在於把自己放出去的錢收出來,如果越收就是對於實體經濟打壓更嚴重,關鍵就是這些資金引導到通過財富的做大,吸收負債所創造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