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東盟第一現場 >

中國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國有壟斷領域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7日 16: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週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這是聯想大廈外景。新華社發

  杭州萬向集團工人正在生産自主研發、創新的品牌産品。王小川攝

  核電、原油勘探開發、鐵路、電信等國有壟斷的行業將成為民營資本角逐的領域。5月 13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 )對民間資本進入這些領域打開了方便之門。

  《意見》全文共36條,是繼2005年《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後,針對民間投資發展出臺的又一重要文件。

  根據這一文件,基礎産業和基礎設施領域、市政公用事業和政策性住房建設領域、社會事業領域、金融服務領域、國防科技工業等國有壟斷行業,成為政府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的領域。而政府投資今後主要用於關係國家安全、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和社會領域。

  民間資本現狀

  中國民間資本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才出現的,最近十幾年不斷發展壯大。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資料,民間資本目前已經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國家財稅收入的重要支柱和創造社會就業崗位的主要渠道。中國出現了一批如華為、中興、聯想、萬向等具有自主知識産權、自主品牌和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跨國民營企業,許多民營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和全球配置資源的視野和能力日益顯現,具備了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大企業的條件。

  發改委數據顯示,中國企業500強中,民營企業數量和營業收入所佔比重,已經分別從 2003年的13.8%和5.6%,上升到2009年的 20.8%和9.2%。

  但民間資本的發展在行業分佈中很不平衡。2005年的《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對促進民間投資發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一些政策措施並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如根據政策,允許外資進入的行業和領域,也允許國內非公有資本進入。但實際情況是,目前全社會 80多個行業,允許外資進入的有62個,允許民間資本進入的只有41個。

  發改委的資料還顯示,目前民間投資在傳統壟斷行業和領域所佔比重非常低。據統計,在電力、熱力的生産和供應業中佔 13.6%,在教育中佔12.3%,在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中佔11.8%,在金融業中佔 9.6%,在郵政業中佔7.5%,在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中佔6.6%,至於在石油、電信、鐵路等領域,所佔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去年發改委對制約民間投資發展的困難和障礙曾進行了專門調研,結果發現,民間投資主要面臨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行業準入存在不少障礙,特別是在一些傳統壟斷行業和領域,仍然存在著制約民間投資進入的限制。二是融資難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銀行信貸更多投向大項目和大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更顯突出。三是民間投資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民營企業的投資轉型升級步伐需要加快、創新能力有待提高,民間投資的管理水平有待整體提升。四是民間投資的政策環境需要不斷改進,服務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樸民表示,這次《意見》的出臺,可以説也是有針對性的解決了這四個方面的問題。

  有利於激發經濟增長動力

  發改委是《意見》的制定者之一,“出臺《意見》是豐富和充實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有利於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鞏固經濟向好回升勢頭。”發改委的資料説。

  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中國迅速出臺並不斷完善應對危機促進發展的一攬子計劃,使其經濟率先復蘇。在此過程中,政府投資對於穩住全社會信心、拉動投資和穩定經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以市場化為基本取向的改革和發展進程中,僅僅依靠政府投資和信貸增長等刺激性政策拉動經濟發展是遠遠不夠的。

  發改委的資料説,2010年是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關鍵之年,也是經濟形勢異常複雜的一年,在保持一定範圍和力度政府投資的同時,需要更加重視採取有效的措施全面啟動民間投資,切實將民間儲蓄的優勢轉化為投資增長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形成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生機制,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對此表示贊同,他説,應讓民間投資接過政府投資的“接力棒”。

  巴曙松認為,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對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是一個重要起點。“危機時期,通過投資刺激經濟增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危機打破了原有的市場預期,私人投資會變得謹慎,難以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而隨著經濟不斷回暖,市場預期變得明朗,政府投資推動的暫時性治療方案應讓位於市場主導的長期性戰略。民間投資必須取代政府投資,為經濟增長提供可持續的內在動力。”

  巴曙松説,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依賴於兩大動力:出口增長和政府固定資産投資推動的投資增長。金融危機衝擊使出口出現‘跳水式’下滑,危機的衝擊效應逼迫中國經濟增長過於信賴外需的模式必須做出調整,國內消費和民間投資需求應該成為增長的源動力。

  重點要看政策的落實

  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認為,這一政策能否轉化為民間投資的實際推動力,下一階段首先要看政府職能部門對國務院政策的執行力度。

  張漢亞説,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更多領域和行業,無疑將對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形成競爭壓力,不排除部分國有資本會利用自身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變相設置“玻璃門”(明著歡迎民間資本,實際卻設置各種障礙限制進入)。

  此外,張漢亞認為,目前民間資本發展最關鍵之處已不是行業準入問題,而是民間資本投入後,後期的融資問題,在這方面,政策還需要更加明確和具體。

  “金融機構對私營企業存在著‘重大輕小’的規模歧視和‘重公輕私’的所有制歧視,而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尚未健全,這使得民間資本有時難以轉化為民間投資。”張漢亞説。

  附: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國有壟斷行業的規定

  鼓勵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參股等方式投資建設公路、水運、港口碼頭、民用機場、通用航空設施等項目。抓緊研究制定鐵路體制改革方案,引入市場競爭,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建設領域的渠道和途徑。

  支持民間資本以獨資、控股或參股形式參與水電站、火電站建設,參股建設核電站。

  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與國有石油企業合作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支持民間資本參股建設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的儲運和管道輸送設施及網絡。

  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

  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城市供水、供氣、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公共交通、城市園林綠化等領域。鼓勵民間資本積極參與市政公用企事業單位的改組改制,具備條件的市政公用事業項目可以採取市場化的經營方式,向民間資本轉讓産權或經營權。

  支持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參與棚戶區改造,享受相應的政策性住房建設政策。

  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在加強有效監管、促進規範經營、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放寬對金融機構的股比限制,支持民間資本以入股方式參與商業銀行的增資擴股,參與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

  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投資建設領域。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有序參與軍工企業的改組改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軍民兩用高技術開發和産業化,允許民營企業按有關規定參與承擔軍工生産和科研任務。

  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産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來源:《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