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臺 > 博弈德班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德班大會難言突破 《京都議定書》命懸一線

 

CCTV.com  2011年12月02日 09:4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內容速覽]  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 德班 公約 綠色氣候基金 坎昆會議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透明性 減排 命懸一線

  颶風、洪水、熱浪、寒流……氣候變暖帶來的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地襲擾人類,遏制全球變暖的呼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

  11月28日至12月9日,來自全球近200個國家的上萬名代表齊聚南非海濱城市德班,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第7次締約方會議。今年的德班大會具有特殊意義,因為它將決定議定書的命運,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注。

  續簽議定書難達成一致

  1997年通過的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即將於明年到期,是否會有第二承諾期,甚至《議定書》本身何去何從,都是懸念。從目前出現的各種跡象看,與會代表將很難就續簽議定書達成一致。

  議定書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一個就溫室氣體排放做出約束性限制的協議,它為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確立了標準:在2008年至2012年間(第一承諾期),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的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5.2%。但至今,大部分發達國家未能達到第一承諾期的減排目標。至2012年年底,第一承諾期將終止,如果不能達成第二承諾期,《議定書》將出現空當,甚至壽終正寢。

  針對議定書,與會代表基本分成了兩大陣營: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前者不支持或有條件地支持續簽議定書;後者認為,議定書的第二承諾期是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多邊機制非常關鍵的問題,必須堅持。

  媒體指出,本次大會可能會産生以下3種成果中的一種:

  一,最佳結果:在中國和美國接受排放約束指標的前提下,以歐盟為首的發達國家就進一步減排做出第二期承諾;同時,各方就去年坎昆會議決定的建立“綠色氣候基金”一事達成協定。

  二,次等成果:因為美國拒絕加入,《京都議定書》無法續簽,但會議就長期資金、“綠色氣候基金”問題的體制、機制、制度作出相關決定,使“綠色氣候基金”正式啟動。

  三,最差結果:《京都議定書》遭到廢棄,並由此導致去年坎昆會議做出的決定無法得到落實,“綠色氣候基金”的款項無法得到落實,控制氣候變暖的努力將從頭開始。

  普遍觀點認為,會議達成“最佳成果”和“最差結果”的可能性很小,達成“次等成果”的可能性較大。

  核心議題緣何難以突破

  眼見議定書岌岌可危,德班大會只能退而求其次,即爭取就“綠色氣候基金”達成協定。從巴厘島到坎昆,再到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進行多年,雖然不無進展,但外界注意到,歷次談判都是在“邊緣”取得共識,兩個核心議題卻始終難以突破:一是發達國家在《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減排指標;二是發達國家兌現承諾,在資金、技術方面切實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四年多來,每當談判觸及這兩個問題,總是波折橫生。

  2009年12月舉行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明確要求,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額外的資金支持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第一步是在2012年前提供300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此後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資金。

  發達國家應該在資金、技術方面支持發展中國家,早在1992年通過的《公約》就已見諸於文字。然而十多年中,這個原則落實到行動上卻是“只聽樓梯響,不見‘錢’下來”。直到哥本哈根會議,才確定了300億美元快速啟動資金這個數額,發達國家還在資金使用和減排效果的“透明性”問題上大做文章。時至如今,300億美元到位不足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還是原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發展援助換了“包裝”而已。

  在上述兩個難題背後,外界不難發現各國的利益考量。在德班大會召開之前,一些發達國家就放言,受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影響,西方國家經濟有困難,現在不是討論資金問題的時候。

  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部分發達國家既不願出力,也不願出錢,這是歷屆氣候會議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重要原因。但是面對氣候變化,誰也不能獨善其身,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時不我待,正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所説:德班會議是在“與時間賽跑”。(本報特約記者 于大波 陳勇 邵海軍 德班報道)

責編:史江鑫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