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6日 19: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海南博鰲訊(記者 龐帥) 4月14-1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今年年會的主題是“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全程報道本次論壇並專訪眾多嘉賓對年會熱點問題進行解讀。英才雜誌社社長宋立新在接受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記者:宋社長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想問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就是這個博鰲亞洲論壇,這些天您參加這些會議下來,請問您印象最深刻的話題、議題是什麼,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
宋立新:我對昨天關於風險管控這場論壇印象很深刻,因為參加這場論壇的人有國資委的副主任黃淑和、中國機械工業集團董事長任洪斌,以及華融資産的董事長賴小民。那麼我覺得這三個嘉賓,因為他們都是在我國的重要的行業和重要的位置上
所以其實中國經濟的風險很多的是從大企業開始的,雖然小企業會很早的爆發出來,但是大企業的風險,一旦爆發的話,對國民經濟的傷害是很大的。我在這場論壇當中,向國資委的副主任黃淑和提了一個問題。因為黃主任一直在強調,對於風險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提高央企的核心競爭力,國資委也為此出了很多的文件,也出了很多的政策。
所以我覺得這個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首先體現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要創造這種差異化競爭優勢,需要有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行動,而大家都知道創新首先就意味著風險。那麼如何能夠保護這些央企領導人的創新熱情,是各級領導,我覺得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因為本身來講,他們要對國有資産負責任。所以在這樣的一個點上來講,他們的壓力會更大,就説成功了成績是團隊的,那麼失敗了很可能受到輿論的譴責,而且甚至指名道姓會指責領軍人物。
而一個民企的失敗的話,不會引起這麼多的社會輿論的關注,或引起這麼多的民眾的反響,因為自生自滅,本身就是民企自由自在的一個根本的屬性。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其中來講,國資的管理是很大的一塊,所以我覺得在談風險管控的時候,也難得像他們三位這樣,仍然有著經營風險這樣的一個意識,我覺得這樣的話,才可能不會因噎廢食。所以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話,也是這次博鰲論壇的現任理事長福田康夫所談的一句,就是説福島的核電站雖然給周邊的國家帶來很大困擾,而給日本的國民帶來直接的重創。但是發展核電的決心並不應該因為這樣的事件而改變。
因為這樣的事件,永遠會伴隨著創新的過程發生,但人類的進步如果因為這樣的一些危險很停止了的話,那麼就沒有今天也沒有博鰲。所以我覺得博鰲的這十年給我們的感覺是説,它在成熟當中始終也在嘗試著一些新鮮的改變。
記者:那我們就想到這個,今年的這個主題嘛,叫做包容性發展、包容性增長。可能一開始來的時候,大家對這個主題有一個初步的想法、一個猜測,那麼經過這些天以後,您對這個主題有沒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呢?
宋立新:包容性增長實際是在去年的10、11月份,在中國召開的一些國際性會議上就已經提出來了。所以我想包容性增長,更多的是因為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各種矛盾凸顯,尤其在金融危機之後,各國為了保證各自的利益,也出臺了一些限制貿易自由的這樣一些政策。所以包容性增長在亞洲,尤其是在中國,首先提出來,在中國能夠持續的討論下去的話,我想對於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首先是一個態度和姿態,也是我們的一種價值取向。就是我們今天的發展是建立在合作夥伴的共贏的基礎上。所以你看這個議題很好,共同議程、全新挑戰。那麼首先是有共識,然後才會求同存異。
如果沒有一些這種基礎,那麼如果是繼續的是以侵害其它的資源損害為代價,這種包容性增長我認為不能夠僅停留在經濟界,因為在今天的話環境,包括相對的其它的方方面面的這種包容性都需要,比如説文化。那麼這些年所發生的這樣的一個衝突,都是在經濟增長之後,一種惟我獨尊的這樣的意識,越來越體現。所以我覺得中國在這個時候,剛才我説了,提出來這樣的一個態度,也代表了他們對未來的一種期望。
記者:今年是博鰲十年,您作為一個觀察者,一個媒體人,有沒有想過這個博鰲十年對中國的企業家,尤其是那些經營企業家提供了怎樣的一個機會,或者是起到了一個怎樣的作用?
宋立新:英才的口號呢,就是説宗旨叫融合改變行業,而這一點我也認為這十年博鰲也確實努力的在做著融合平臺的這樣一個作用,在這樣的一個平臺上,大家可以進行思想的互動和價值的互動,所以我覺得這個融合改變商業,那麼分享才能夠創造價值,因為在越來越成熟的商品經濟時代的話,那麼分工越來越細的前提,也是因為大家能夠相互補充,所以我認為,這十年來講對中國企業家來説,不僅是一個發現覺悟,傳播覺悟的一個過程,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各種的商業模式和各種的價值取向中越來越知道他們自己應該走哪一條路,我覺得他們是找到自己的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我覺得是十分珍貴的。
記者:那今年也是,同時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十週年,可能入市十年來,給中國的企業家,中國的英才提供了很大的一個舞臺,很多的一個機會。那麼在今後的十年發展中,他們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挑戰,您認為在今後的發展中,他們應該怎麼更好的去參與國際競爭,發揮自身優勢?
宋立新:就像無常一樣,挑戰永遠都在,因為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這才是我們作為人的樂趣,因為我們在永遠未知的道路上去,把我們已知的那些道理和已知的那些覺悟一遍一遍的去實踐。所以我想在未來的這個發展的道路上來説,我覺得還是中國的企業家們應該拿的起、放得下、看得破。
記者:怎麼講?
宋立新:因為拿的起是代表他們實力的增長,在整個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當中,如何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傳遞中國人的價值觀,如果沒有實力,説這些都是空話。
第二的我覺得要放得下,就是我們享受過程,但是要放下結果,因為無論我們的GDP增長有多快,我們的人均GDP仍然在世界上屬於落後的位置,那麼這樣的一個點上,如果我們太容易沉醉在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裏了,我想我們放不下的不僅是我們取得的成績,我們放不下的還有我們患得患失的這樣的一個心情,所以我們人生就很難獲得喜樂,所以我覺得放得下是始終保持一個創新創造熱情的關鍵。
那麼看得破就是説,無論我們為這個世界做了什麼,那麼它都是屬於不斷的,就是有緣的人的,他們並不是屬於我們,我們自己。因為這個世界,我們自己這個意識的産生是在我們自己的心裏頭。所以在這個點上來説,誰都不可能,就是説把這些已經創造的這個財富也好、名聲也好、權利也好,可以永遠的持續下去,這就是無常的根本性的。就是只有無常才是最平常的,最正常的。所以我覺得這些中國的企業家們,如果以看得破的這種心情的話,我認為他們還會創造更大的成績。
記者:好,謝謝您宋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