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 >

[我在現場]專訪何剛:包容是共贏和多贏 不是零和游戲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4日 1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10d48882f7f54928771e42a9b7ea224c

    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海南博鰲訊(記者 龐帥) 4月14-16日,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今年年會的主題是“包容性發展:共同議程與全新挑戰”,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全程報道本次論壇並專訪眾多嘉賓對年會熱點問題進行解讀。《財經》雜誌總編在接受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記者:現在我們採訪到的是財經雜誌的執行主編何剛先生,何老師您好。

    何剛:你好。

    記者:就是這次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是包容性發展,請問您本人對這個包容性發展這個主題是怎樣的理解?

    何剛:包容性發展應該 説不是一個最新的概念,此前在亞行,包括我們的胡錦濤主席都曾經提到過。

    但是博鰲論壇把它滲入一個整個年會的主題,我覺得還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在中國我們自己説我們的協調發展,這種可持續發展,強調環保和低碳,但事實上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中國,在整個亞洲它也是面臨着一個從經濟結構上來講,從能源的利用上來講,還有從區域的這種貧富差距上來講都有一個協調發展的問題。中國今天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經濟也很發達,韓國、新加坡等等,亞洲有一些很優秀的一些先進的經濟大國,但同時亞洲也有很多很落後的一些地區。如何讓整個亞洲形成一種協調的這種發展態勢很值得探討,同時亞洲相對於歐洲和美洲,我們又有自己的不足,所以亞洲和全世界怎麼樣能夠協調發展,而不是一種過去非此即彼。包容我的理解就是説大家是一種共贏,是一種多贏,而不是説是一種零和游戲,所以我認為在這種當下,在博鰲論壇10年的時候,探討這樣一個既具區域性,也具有全局性的話題極具現實意義。

    記者:那麼現在還有一個特殊的背景也是今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您作為一個媒體人,觀察這10年來,入世10年對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經濟它帶來了怎樣的一些機遇和挑戰,還有哪些不足我們應該去面對。

    何剛:我們剛才談到,這個10年顯然是成就遠遠大於不足,機會和結果更多,我們看到就是説博鰲論壇跟WTO很有意思。今年你説是我們入世10年,也是博鰲論壇10年,而在過去的10年裏邊,博鰲論壇我們任期最長的一位秘書長就是當初中國加入世貿談判的首席談判代表諾用徒(音)先生,雖然這裡面有一些很奇妙的關係,我的理解就是説中國經濟和中國整個國家的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

    而過去10年我們正好是利用了加入WTO這樣的一個機會,中國經濟和整個中國深度的融入全世界。當初我們最擔心的一些問題並沒有都出現,比如説出口的縮減,工人的失業,相反中國的外向型經濟越做越大,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超過日本,僅次於美國,而且現在大家在討論的是某一天,某一年可能我們超越美國的問題,這都是拜全球化之所賜。這裡邊中國加入世貿應該説是一個關鍵的戰略性的佈局,同時對於中國企業來講,在全球化的進行當中我們更訓練了自己的自我的強勢和競爭能力。我們看到很多的中國企業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大的企業,在金融,在製造,在一些服務行業等等中國企業的發展應該説是非常的迅速。

    那麼接下來的挑戰,我覺得更大的問題在於我們在全球化的過程當中,我們現在面臨的一些衝突,比如説能源、資源問題,還有中國企業如何更適應全球的競爭和全球的佈局,還有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如果能夠恰當穩妥的按照自己的這種計劃來往前推進,這裡邊應該説挑戰還很多。比如説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跨國並購,什麼樣的地方,什麼樣的資源,什麼樣的行業用什麼價格來購買,誰去購買,那麼這裡邊我覺得現在的問題還很多,所以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一個深度全球化,繼續全球化的這個問題,我認為不應該停止個步伐,不能夠退回到中國自我的經濟體本身,而一定要進一步以更開放的胸懷去擁抱和融入全球經濟的發展,這裡邊我想我們再用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中國就真正成為世界級的全球化的一個強大的經濟體。

    記者:那麼也説博鰲論壇它10年來影響力是越來越大的,那麼到今年為止您和您的媒體財經雜誌它最關注的是怎樣一個議題或者是觀點?

    何剛:財經是一個在中國比較試圖通過全球化的眼光去觀察中國的改革和未來發展的這麼一份媒體,應該説過去10年財經一直在關注博鰲論壇的議題,包括亞洲的共贏新的這種論壇和議題,今年首先我們財經雜誌作為博鰲亞洲論壇致力支持機構,我們承擔了整個會刊的製作,會刊實際上我們主要圍繞的就是關於包容性發展,我們約了很多從正要,包括我們一些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的文章,他們談得比較多的就是從技術、從策略、從資源,包括從改革各個方面如何推動中國和亞洲的包容性的發展,這個話題我們很關心。因為當前中國的改革有人説過去30年經濟改革已經完成,接下來是社會和其它領域的改革。

    但在我們看來,經濟改革的深層次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需要進一步的突破,而這種進一步的突破既跟經濟領域有關,也跟社會領域也關係,所以如何推動經濟更有效率的運行,如果讓中國經濟的發展更加的可持續,仍然是我們關心的首要的問題。這裡邊會涉及到社會、民生等等其它領域,但是最終我們還要給予經濟改革本身,經濟改革仍然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記者:謝謝您,何剛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