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2日 16: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博鰲論壇官方網站
聯想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和海爾集團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24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05年年會上表達了相同的感受:國際化是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但並不是坦途。
聯想和海爾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佼佼者,前者在2004年以12.5億美元之巨,完成了對IBM全球PC業務的收購,後者目前已經在國外設立了30多家生産企業和一批研發中心和銷售中心。
楊元慶介紹説,聯想管理層經過認真分析和思考,確定了國際化戰略優先於多元化戰略的發展原則,但經過幾年的摸索,不但自己的品牌沒有在海外打響,還發現一個非常尷尬的現實——就是中國品牌乃至亞洲品牌在世界其他國家得到的認可度很低,在海外也招募不到優秀的人才,所以海外業務每年賠進去幾千萬也沒有太大的起色。因此,當IBM招手時,聯想就毫不猶豫的抓住了它。
楊元慶説,聯想得到了IBM用幾十年打造的全球網絡,得到了IBM的筆記本研發和生産能力,得到了國際一流的管理團隊和員工隊伍。如果這些全都由聯想自己建設恐怕要花幾倍的錢,十年、八年的時間也未必做到。
楊元慶認為,通過這次收購,聯想不僅在産品、營銷網絡走上國際化的快車道,也在股權結構、融資渠道、戰略夥伴深的層面實現了國際化。
張瑞敏則表示,海爾從90年代初就開始實施企業國際化戰略,經過10多年,卻感覺越做困難越多,感覺在實施國際化戰略中存在一些比較難以解決的問題,如怎麼樣解決後發劣勢的問題。到了國際市場海爾才知道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是國際級的超級選手,海爾與它們的比較劣勢很大;其次,國際市場早就被瓜分完了,再擠進去就很困難。
因此,海爾在實施國際化過程中,把國內和國外市場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先在國內市場取得優勢然後轉化為國外市場的優勢。
張瑞敏認為,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雖然是不同市場,但是經營理念是相同的,如果在國內沒有取得優勢,到國外也不行,如果沒有國內市場就沒有穩固的基礎,但是只做國內市場,不到海外去,永遠也不會強大起來。海爾現在的冰箱産量700多萬台,在全世界排第二位,出口和內銷差不多是均衡的,是一種比較好的市場分佈結構。
海爾依靠自身的努力實施國際化戰略,而聯想則通過兼併走上國際化的快車道,雖然的途徑不同,但兩位CEO都認為,中國企業國際化,必須重視熟悉了解投資所在地的法律法規,否則難免要吃虧。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