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2011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 >

鮑達民:其他國家在創新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0日 18: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浪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于2011年3月19日-21日在北京釣魚臺舉行。上圖為麥肯錫公司董事長、全球總裁鮑達民。(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梁斌 攝)

  下面第三位發言的是麥肯錫董事長、全球總裁鮑達民先生。有請!

  鮑達民:非常感謝苗部長,非常榮幸能夠來到這裡。接下來十分鐘向大家介紹什麼呢?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在其他的一些國家、其他一些角色,他們在創新過程當中有什麼樣的經驗教訓可循?

  首先讓我們進行一個歷史性的回顧。來看一看背景是什麼?實際上可以看到,中國第一件發明也就是一個創新,就是中國的司南,當時的指南針,這是幾千年前創新的代表了。今天要做的具體是什麼呢?談三個領域,包括戰略産業、未來戰略産業,為什麼認為這些戰略産業在未來是至關重要的?中國有什麼樣的必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來進行創新?具體可以做一些什麼工作實現這一目標?

  開始的時候談談所謂戰略産業。我們必須要看看全世界現在主要的力量是什麼,當然我不會一一來説它們。我們認為未來10-15年發生的事情對全世界來説就是具有150年以上的歷史意義的,主要的力量當中我就談三個:

  第一個是再平衡的力量。這不是今天我們談的這樣一個經濟的再平衡,我們談的主要是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成長或者是發展的再平衡,是這樣一個過程。大家可以記住一個數字,在未來,在發展中國家會有9億個新興的中産階級家庭出現,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這種再平衡的過程。在未來3、40年,我們也需要一些根本性的生産力方面的變化。現在美國前30年的增長主要是來自於更多勞動力增加進入就業大軍,更多婦女參加了就業,尤其是移民的婦女。未來的話,生産力必須得由技術的進步來提供。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像之前沃達豐主席説到的那樣,現在全球50億人擁有手機,這造成了一種跨國界的信息流動的前景。比如説,因為一個奇怪的原因,你想把美國國家圖書館東西給存下來的話,如果在1980年想做這個事,用電話下載的話,需要80年的時間,現在思科還有其他公司最新的技術一秒鐘就可以把美國圖書館的所有內容存下來。所以現在全球信息是海量的傳播,這也給帶來我們未來一系列的機會和挑戰。同時我們還要想到新的9億的中産階級的家庭,他們要買什麼?電動車、電視機或者是手機這些中産階級所必須的産品,這方面的需求是巨大的,他們也會間接帶來對原材料或者是大宗商品的需求,包括能源的需求,可能到2050年的時候,全球能源需求會比現在增加三倍,這也一個巨大的變化。

  再看看城市化,城市化也是再平衡當中最重要的因素,印度和中國這樣的國家在未來30年會有7億人從農村走到城市。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向心力式的發展,它很難讓人們再從城市回到農村了,雖然現在在北京和上海出現少部分人回流出去的情況,但是人一旦進入城市就很難出去。這邊顯示的是人口養老依賴的數量,人均數量不斷遞減的趨勢,社會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就業人口越來越少,需要養老的人越來越多。對於中國來説具有戰略意義的是,中國現在已經躍出了七個戰略新興産業,這七個産業都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最後還有一種簡化的對於産業的看法了。中國有七個戰略産業,再加上我們列出來的三個,都是和相關的知識或者資本密集型産業相關的。我們認為,在未來五年,相關的産業可能會有十倍,甚至高於十倍的增長。當然了,如果有以上這麼好的增長前景,有七個戰略産業的支撐,那麼我們還需要做點什麼? 我們有三個建議:

  一是生態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建立網絡,這不是一個單人的遊戲,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矽谷這樣一個秀,我覺得這是建立一個公開框架、公開構架的問題,讓大家都能夠參與進來,進行盡可能多的創新活動。

  二是所謂資源的謝幕問題,美國可以舉一個例子,很多人都理解,尤其是談到科技變化重要性的時候,政府在這個過程當中,在基礎性研究或者是一般研發過程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風險投資和私募投資也會扮演重要的角色。事實上德國在這方面有很好的經驗,在創新方面有很好的輔助機制。同時我們需要把資源變得更加有針對性,讓它投入到那些需要做最有前景的産業當中。

  三是價格的問題,美國的太空項目成本巨大,卻繼續的原因是什麼?之前也談到了創新的基本方式,實際上現在在全球層面,已經進行了大量的合作,這邊我們舉出的例子僅僅是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在世界各地進行通信的數量,不管你在德國、愛爾蘭、意大利還是其他的地方都是以跨國界的方式進行的,我們認為這樣一種方式還需要繼續下去。有些人聽我演講的時候,可能正在看你們的iPad,打開iPad上面的新聞就可以看到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正在談創新,尤其是技術創新對於這種所謂跨行業、跨國界技術領域的重要性。當然了,還有其他的一些比如説交通運輸方面的新思路出現都會改變我們目前的環境。還有在航空領域,我們認為航空航天也是中國關注的重點,當然在這個方面可能跟日本可以學一點,比如説看最近波音的情況,日本當時説,我們要建自己的飛機呢?還是我們在當中扮演一個角色呢?實際上現在波音787 35-40%關鍵的組件都是在日本生産的,我們可以拋開國家界限方面考慮來看看真正扮演的角色有多大這一重要的問題。當然了,在這樣一個精英的環境當中,我們並不是説中國缺少人才,中國每年工程畢業生數量是最多的,但是最重要的是還是質量的問題,談到質量的時候,高質量的工程師和一般的工程師之間人均産出有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美國是非常明顯的。包括基因還有大學方面的一些研究和合作,包括MIT、哈佛他們之間進行網絡化的合作,進行這方面的突破。比如清華和北大,如果他們之間要進行合作的話,那應該有多大的潛力可以發掘呢?

  我剛剛談到了MIT、哈佛,比如説你在哈佛校園上,你説我是哈佛MIT,在MIT可以説我是MIT哈佛,名字不重要,關鍵是要合作,通過合作可以有更多的創新出來,這是我們認為中國應該在未來七個産業發展過程當中應該看的一些範例或者是模式。當然,在擴展的過程當中,可能需要關注四個關鍵的領域,因為時間原因,儘量不多説了。

  這邊談到了一個研發中心,每年花40億美元做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工作。我們知道,他們産生出來什麼東西?比如説英特網,GPS,實際上它是在一個州的實驗室,培育出來很多這樣的公司,最後他們有140個天才或者由140個天才公司組成的集群,所以基礎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尤其是對於那些不管是在軍方或者是其他非民方面的發明,也是因為當時不注重基礎研究而造成的。

  再看看清潔技術這個方面,在這個方面,基礎研究也可以更多的工作。所以我們談到幾十億美元的投入,還有一些風險投資已經進入到這樣一個領域,雖然大量的技術最後是沒有用的。以色列當然在這個方面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值得學習。

  因為時間原因,大家可以看到,他們在人均産出專利申請方面也是最高的比例。談到了他們的研究中心有大量的鼓勵創新、鼓勵做專利的一些體系,包括德國有一個地方,有大量學術機構、大學的支持,還有很多公司是專門做創新型技術的。可以看到,寶潔這樣的大公司跟當地的中小公司結成了非常開放性的創新框架,這也是他們設計出來的一個新型的太空飛船,一開始他們可能連1千萬的啟動資金都沒有,但是六個月之後,摩根大通給他們提供了幾千萬美元的援助,最後可以讓他們看到出現了很好的進展。現在這家公司的老闆也希望用它做出更好的進展,當然我不是説太空飛行是七個領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只是舉一個例子。

  最後,當我們思考創新或者是不同參與者他們之間合作這個問題的時候,這也是我們談到可能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會説在全球進行領導人峰會的時候,誰會坐在中國領導人的邊上呢?我想不光是國別的領導人,還有我們這些跨國別的領導人也應該坐在邊上。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