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增長質量-就業 >

大學畢業生“被就業”就業率越假改革越乏力?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9日 13: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雲南信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2011-06-24 09:55 雲南信息報 網友評論 條,我有話説

  昆明一高校的大四畢業生向記者反映,學校要求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拿到就業證明。另一所大學有老師甚至攛掇學生“蓋假章”,雖然校方沒明確説“無就業證明便拿不到畢業證”,但其用心,已是昭昭。“被就業”老調今年繼續彈奏。(6月23日《雲南信息報》)

  就業率越假,改革越乏力

  @堂吉偉德:就業證明捆綁畢業證只是“被就業“的一個方面,類似的“假就業”屢見不鮮。在就業率與招生指標等資源分配相聯絡的制度設計下,受到市場用人限制就難免出現弄虛作假。就業是一種市場行為,用行政的辦法去強推,只能製造虛假的繁榮。學校本身是培養人的地方,這種“包討媳婦還管生兒子”的考核辦法無疑于本末倒置。

  @張劍:社會各界對大學就業率的偏執追求,使得大學不得不偏離自己的辦學軌道,讓本是學術的聖地充滿了社會喧囂、浮躁的氣息。假如社會對大學的認可完全擺脫“唯就業率上”的認識,假如我們的教育機構完全摒棄數字化的教學考量,那麼,我們的大學也不會變得如此急功近利,甚至弄虛作假。

  @劉敬文:就業率造假,實際上是當前大學教育與就業市場難以對接,大學生就業難的縮影,其後果很可能是虛高的就業率與教學水平低劣之間的惡性循環。在畢業率上動手腳越容易,學校越是不用擔心教學水平的問題,也就沒了改革的動力;改革動力不足,培養的學生就更易就業難,學校迫於維持自己的聲譽和躲避上級教育部門的處罰,就不得不造假。

  違法成本低才有“被就業”

  @玫崑崙:時下,有高校畢業證都不好就業,沒畢業證怎麼就業?如此把畢業證與就業挂鉤而追求高校就業率,好像是“皇帝的新衣”,為何有關部門視而不見?須知,在文明法治的星空下,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甚至不法治的行為都將無所遁形,為人詬病,遲早會被“小孩們”發現。

  @葉小娟:學校為提高就業率,逼學生造假偽裝已就業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就業率不僅關係到學校今後的招生,還與教師獎金、高校評估、經費核撥、新增學位點審核等直接相關。“被就業”屢禁不止,與教育部門存在監管缺失,違法成本太低有關。如不嚴懲那些弄虛作假的高校及校領導,注水的就業率還會繼續誤導高考考生,損害中國高等教育的公信力。

  強索“就業證明” 高校很失敗

  @王文武:高就業率背後,就業質量堪憂:有些畢業生根本沒有就業,只是隨便找個單位蓋個章;有的即使就業,也只是做著或專業不對口、或報酬極低的工作;或工作不穩定,像浮萍、落葉一樣飄忽不定……這樣的“工作”與其説就業了還不如説是不拖高校和當地政府的後腿。作為高層次人才,高校畢業生就業如果有量無質,對高等教育而言,也是一種失敗和恥辱。

  @舒朗秋:大學生畢業了“被就業”,也是學校的無奈之舉。當今大學如林,競爭異常激烈,加上大學排行榜的壓力,高校不得不祭出這一非常法寶來維護自己的聲譽和影響。對於畢業生的前途和出路來説,如同“嫁出的女潑出的水”,學校哪還能兼顧得了? “被就業”一回也算作是向母校的最早回報了。只是都這樣了,高校還有什麼資格、尊嚴和底氣再招生了?

  @黃齊超:高校就業率造假由來已久,教育部門出臺各種措施規範卻收效甚微。其實,杜絕這樣的造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高校就業率的細化、陽光化、透明化,也就是説,不能僅僅靠一個百分數來反映高校的就業情況,還應有就業學生聯絡方式、就業單位、以及滿意程度等具體內容,最重要的是,還要將這些公佈在網上,以便相關部門抽查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