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2010中國年度品牌發佈 >

浙江超威電源有限公司周明明簡介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0日 13: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一、勇為民族電池工業爭光,辭職創業不畏難

    1990年,周明明以優異的成績在杭州師範學院化學系畢業,分配到長興縣虹溪中學任教。在別人看來,教師工作是令人羨慕的。然而,他卻令一般人不解地冒起了另行擇業的風險。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電動助力車已經在國內市場悄然興起,且以年增幅30%的速度發展。然而,為之配套的國産鉛酸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僅半年左右,用戶與電動助力車製造廠對國産電池質量抱怨不絕,此時此刻,出身於電源研發之家和酷愛化學專業技術的周明明,于1995年毅然辭去公職,辦起電池廠,立志研發出能與洋品牌叫板的優質國産電動助力車鉛酸蓄電池,實踐為振興民族電池工業的研發與製造技術水平的宏大抱負。

    8000元啟動資金,三間簡陋民房,十幾號員工,一個小小的家庭作坊式企業誕生了。

    企業創立之初,周明明堅持採用“兩條腿”走路和“兩手”一起抓的企業發展策略。 “兩條腿”之一,就是起步階段以生産技術要求並不高的摩托車用鉛酸蓄電池,“兩條腿”之二:就是研發新型電動助力車用鉛酸(膠體)蓄電池。“兩手抓”之一就是“自主技術攻關”。全身心投入實驗室與生産車間進行試製工作,每天工作達16個小時之多。之二就是上門向國內頂尖的知名專家請教,邀請他們擔任企業的技術顧問。

    2000年4月,歷經四年多的攻關,超威第一個産品電動助力車蓄電池一面市,就以出眾的品質産生了“一石起浪”的效應,其性能檢測指標超過知名廠家,國內各大電動助力車生産企業試用後叫好不絕,不少廠家終止與洋品牌的合作,轉而倒向超威。

    2001年,在熟知了納米材料的奇功妙用後,周明明以紮實的研發方案組織超威技術團隊開展了近百次試驗工作,在國內同行中率先將納米技術成功應用於電動自行車用蓄電池的製造中,産品經國家權威部門檢測,各項性能指標全面超過行業標準,其中最關鍵的使用壽命性能超出行業標準一倍以上,整體性能超過了進口的同類産品,把傳統工藝生産的鉛酸蓄電池遠遠拋在了後面。

    超威納米蓄電池一舉成為市場上的香餑餑,被評為浙江省高新技術産品和列入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項目、火炬計劃重點項目;國家科技部、質監總局、經貿委、環保局四部委聯合批准列為國家重點新産品項目,2006年又批准為國家免檢産品。

    超威駛入了創新創業的快車道。短短幾年,應用高新技術製造而成、各項性能領先國內同類産品的鐵路機車車輛用、電動汽車用等蓄電池産品,相繼研發投入生産。超威還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高新技術産業化項目任務,躋身中國電池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副理事長、浙江省電池行業協會副會長行列。

    2007年底,超威已發展成集團模式經營,總資産達11.2億,在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擁有子(分)公司及OEM公司共十幾家,産品覆蓋全國29個省市並出口歐亞各國,其中電動助力車用蓄電池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17%,居全國同行同類産品第二位。

    二、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打造超威一流品牌

    周明明創造性地將品牌理論引入企業人才資源開發,為提升“才力”不遺餘力。

    他説:建立並管理好現代企業,自己必須要有現代水平的知識,為此,他身體力行,刻苦鑽研電化學專業知識,並在百忙之中堅持到浙大進修完EMBA課程。幾年中在國內、國際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並且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

    在塑造品牌的模式選擇上,周明明採取“剛柔並濟”的創新手法,全力塑造人才團隊品牌,以人才團隊的品牌效應,助推産品品牌和整個企業品牌形象快速提升。

    剛,即剛性引才聚智。每年,他都要親自帶隊到高校、大中城市人才市場招聘人才。如今,超威人才濟濟,擁有大專以上學歷各類人才238名,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電化學專家2名、教授1名、教授級高工3名、高級工程師5名,碩士6名、中級職稱人才31名。

    柔,即柔性引才借智。2001年以來,超威聘請清華大學、國家蓄電池研究所、復旦、哈工大等著名科研院所十多位頂級專家為技術、管理顧問,年均投入300多萬元。

    周明明帶領他的人才團隊,先後自主研發10多項新産品(列入國家火炬項目和重點火炬項目共3項,國家重點新産品2項,省級火炬項目1項),獲得32項專利成果。優秀的産品品質和受人稱道的服務,使超威品牌揚名海外,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斯裏蘭卡、以色列、埃及等國家的經銷商和電池生産企業慕名來到超威公司,尋求超威以技術投資方式到他國進行合作生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