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十二五”期間國際發展環境解析 >

必和必拓豪爭定價權 撕開全球的鉀面具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17: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農博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七年的尋找與佈局,六家銀行提供的450億美元收購專項貸款,全球三大鐵礦石生産商之一的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正使出渾身解數,希望將全球最大的鉀肥生産商加拿大Potash公司攬入懷中。

  在第一輪386億美元報價被拒絕之後,必和必拓又向Potash公司發起了390億美元的惡意收購。P ot a s h公司的股東認為收購價格依然過低,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其他能提出競爭性報價的公司。

  海外熱錢入境只進不出 敏感性商品炒作或剛起步 前三季度房貸增速回落

  外交部:管控稀土是中國主權權利 黃家資金饑渴:擬40億售國美商都 光伏雙雄:施正榮苗連生的和與爭 華為澄清高層變動謠言為惡意中傷 世界文明史上的十大驚天謊言(圖) 外資搶奪人民幣資産的時代剛開始   必和必拓與淡水河谷、力拓壟斷了全球70%的鐵礦石資源,依靠這種在價格和産量上的話語權,使得它較容易就獲得高利潤。為什麼這麼一家資源類企業,要花如此大的資金和成本,去做一個需要衝破政府審批、整合難題、被收購方管理層流失等重重困難才可能成功的並購?

  保持高增長的資本衝動和對鉀肥市場前景的看好,以及控制全球鉀肥市場的定價是必和必拓下此決心的主要原因。

  在截止今年6月30日的2010財年中,必和必拓凈利潤由2009年同期的59億美元提升至127億美元,增長一倍以上。但它卻對未來的業績表現出一定的擔憂,中國、日本、歐美的鋼鐵生産商均已宣佈在今年下半年進行減産,必和必拓認為全球鋼鐵産能過剩將衝擊諸如鐵礦石和煉焦煤等商品的短期需求。

  其實,三大鐵礦石企業都是多元化的資源類公司,必和必拓CEO高瑞思明確表示,公司收購資源的戰略是大型、低成本、長壽命、多元化資産。顯示,鉀肥符合高瑞思的這一標準。

  事實上,早在2003年,Potash就已經開始關注鉀肥,希望進入化肥産業。最近,高瑞思對外宣稱,在該公司的發展上,鎳和鋁不像其他産品那麼重要,資本支出計劃的重點不可能放在這兩個部門。

  鉀肥會成為鐵礦石以外另一個被搶購的大宗商品品種嗎?如果這項並購成功,又會對全球的鉀肥市場格局産生怎樣的影響?

  鉀肥的誘惑

  鉀肥,其實只是大宗商品市場的新寵。在過去的20年間,鉀肥的産量以每年1%的速度緩慢增長,它的價格扣除通脹因素卻下降了35%。

  直到2008年,鉀肥價格一下子上漲了3倍,達到每噸800美元,合同價格甚至一度超過1000美元大關。2009年,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鉀肥價格又下降到每噸300多美元。現在,國際市場的鉀肥價格維持在300-350美元之間。

  受此影響,P o t a s h公司的股價也由最高時241美元暴跌一半。必和必拓公司認為,目前P o t a s h産品生産的成本曲線處於或接近於同行業水平的最低谷,因此在這個時間段提出以每股130美元收購Potash公司。

  但Potash公司股東認為價格過低,其投資者指出必和必拓可能必須提高其出價至每股150-160美元,才能贏得PotashCorp董事會的支持。

  “鉀肥是一種和鐵礦石最為相像的大宗商品。”信達證券化工分析師郭荊璞告訴《英才》記者。

  首先,這兩種資源都高度集中。據統計,全球3/4以上的鉀肥産能、産量被9家利益關聯的企業掌控;其次,與絕大多數的大宗商品都有期貨不同,這兩個品種卻沒有。它們的價格主要由供需關係決定,上遊資源廠商按需生産,這就使得價格向下波動的風險要小很多。

  不過,鉀肥資源的有限性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全球鉀肥供需格局存在嚴重的不對稱現象,世界上有超過150個國家消費鉀肥,但是只有包括加拿大、俄羅斯、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生産鉀肥,前10位的生産商把持了90%的産能和産量。

  根據信達證券的研究報告,全球鉀肥剩餘産能並不多,即使維持全球90%以上的開工率也只能勉強滿足未來每年4%的需求增長。

  必和必拓相信,未來在新興市場對鉀肥的市場需求將不斷增加。因此,它擺出一副勢在必得的架式。

  Potash公司CEO多伊爾對此做出了自己的評價。他認為必和必拓的計劃很天真,“事實不止一次證明,盲目生産,不考慮市場是一種破産戰略。”

  但高瑞思卻表現得很有信心,他認為即使斥資400多億美元全現金要約收購Potash公司,公司仍保持“A”信用評級。

  郭荊璞算了一筆賬,必和必拓公司融資450億,一年的財務成本頂多四五十億。而鉀肥産品的現金流是非常好的,即使保持目前一噸300多美元的低價,一年賣掉八九百萬噸,這個現金流還貸款一點問題都沒有。同時,這一收購能夠使必和必拓在大宗商品的種類、運營的地理區域、顧客群方面更加多元化。

  中國的並購衝動

  近些年來,在全球爭奪上遊資源之時,似乎必不可少地會出現中國企業的身影。正當必和必拓與Potash公司進行多方博弈之時,有消息認為國內的大型化工企業中化集團將加入競購的行列,充當“白衣騎士”。

  據悉,當一家公司成為其他企業的並購目標後(一般為惡意收購),公司的管理層為阻止惡意接管的發生,會去尋找一家友好公司合併,後者就被稱為“白衣騎士”。

  全世界最大的買家,收購了全球最大的化肥供應商,這樣的想法聽上去相當的誘人。但郭荊璞認為,中化集團充當“白衣騎士”收購Potash公司的可能性較小。一來,收購的金額太大,中化集團實力不太夠。另外,充當“白衣騎士”一般會和Potash公司管理層有一個協議,對他們有一定的權利保障,並且出價很可能會需要比必和必拓高出20%以上,而中化集團2009年的總資産僅為251.3億美元。

  從2003年,必和必拓開始積極佈局鉀肥市場。2010年1月,必和必拓以3.41億加元買下了加拿大第二大鉀肥生産商阿薩巴斯卡公司,同時公司的計劃産能也躍升至1000萬噸以上,達到了目前全球鉀肥産量的25%。

  POTASH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相關工業品和飼料綜合性公司,2009年,它的鉀肥業務佔全球産量的11%和全球總産能的20%。如果本次收購Potash公司成功,必和必拓將成為全球鉀肥市場的絕對主導者。

  壟斷往往帶來超額利潤,這點在鐵礦石市場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當上遊的鉀肥資源越發集中,是否會出現像鐵礦石行業集體大幅加價,下游市場被掐住脖子的現象?

  中投顧問化工行(601398,股吧)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目前全球鉀肥的定價模式是通過一年一度的談判方式達成年度定價,主要由供應商控制價格。而近日必和必拓明確表示了希望旗下所有的商品都實行市場定價,倘若必和必拓成功收購Potash,全球鉀肥市場的定價方式將極有可能發生轉變。

  現在國內的産量大概能佔到整個供給量的40%以上,據信達證券研究推測,以後將逐步能達到60%的自給量。如何抓住機會進行收購,將是國內企業需要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