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對話 >

央視《對話》端詳華爾街:華爾街要不要監管?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9日 16: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馬蔚華陳志武

    CCTV《對話》供稿

    (本期節目將於2010年11月21日晚21:55在CCTV財經頻道播出)

    《對話》主持人:陳偉鴻

    嘉賓:

    陳志著:名經濟學家

    馬蔚華:招商銀行行長

    王 沅:國家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萬建英:《華爾街》紀錄片總撰稿

    金融危機爆發兩年後,中央電視臺推出的大型紀錄片《華爾街》引發了關於華爾街的新一輪討論。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攜手多位經濟學者走進央視《對話》欄目,再次端詳華爾街,就華爾街是否需要監管展開激辯。

    陳志武:好像表面上看起來,特別是這次金融危機以後,華爾街完全是從零世界,沒有規則,完全是大的吃小的,小的吃更小的等等。實際上就像我們説市場經濟可以用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形容,華爾街有它自己的秩序。

    陳偉鴻:其實我也想請教兩位,在我們這個“方圓”當中是不是還有漏洞?在“正大”背後是不是還有陰影?在今天的華爾街我們怎麼來看這些?

    陳志武:規定當然是可以以賺錢利潤最大化來約束規範人們的行為,所以才會有行業自律的機構。大家都知道1934年以前美國沒有證監會,要我看的話美國整個的經濟活力,華爾街的活力恰恰是在原來沒有證監會、沒有政府管制的時候建立起來的。當然我們很多人會説華爾街監管那麼少,這怎麼可能?美國的政治在華盛頓,但是美國的金融市場在紐約,金融市場就是市場,政治就是政治,兩者盡可能地分開。之所以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那種分離對於華爾街的的興起和強盛是非常關鍵的,就是因為政治離紐約比較遠的時候,金融創新的空間會保留得盡可能最大。

    陳偉鴻:但不要突破邊境就好了。從我們紐約分行設立的整個過程當中,您個人感覺美國的監管到底是松還是嚴?

    馬蔚華:你很難説哪塊是嚴、哪塊是寬。它這個有幾個問題:第一,它分業管理這種體制,這種散型體制,和它現在已經實行混業經營不適應。第二,它多頭監管可能使監管缺少一致性,這樣對系統性的風險可能就防不勝防。再有它重疊,它重疊的時候,用蓋特納的話來説,我説你描述一下美國的監管制度。

    陳偉鴻:他怎麼評價?

馬蔚華

    馬蔚華:他用中文説的,他説就叫做亂。

    陳志武:蓋特納本來就是政府官員,他會強調這些漏洞有多少應該要補掉,要我看的話幸虧有很多的監管漏洞。

    陳偉鴻:為什麼?

    陳志武:才使得民間創新有空間。

    馬蔚華:實際上在華爾街發展的歷史上要不要監管和要不要理性發展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政府也應該有他本身應該做的事,應該行使的職能,可能這種政府做得比較好,可能他就是牧羊人。可能我們也看到很多和我們理想的政府行為不相符的,大家不需要這種政府行為。

陳志武

    陳志武:你要是把政府的角色看到是裁判可以,制定規則和行使裁判的角色可以。

    馬蔚華:他不能是淩駕於別人上的權力,他要保護人家。我覺得另外一點光靠政府還不夠,所以還要靠比如説媒體的力量、同業公會的力量,證券分析師的力量,這些各種各樣的力量。比如説安然公司,美國財富雜誌揭露它,説你那個估值實事求是是不是可靠,有沒有問題。然後他這一篇文章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很多媒體就開始調查,包括有些證券分析師,也有維護它的證券分析師也在市場上,最終把他的事揭露無疑,哄然倒地,破産。

    陳志武:所以總體上馬行長跟我還是非常一致的。

    王沅:第一是不是適度的監管,它是扼殺了金融創新還是鼓勵了金融創新,這是一個。還有一個監管者最重要的責任,比如説證券的監管者,他要保護小投資者的利益,他保護投資者同時他還要對投資者進行教育,他並不是説我要保護你,像一個衛兵一樣地保護你,他還有一個引導這樣的作用,這也很重要。監管本身是一門藝術,但是它是基於科學的一個藝術,因為你既要尊重市場的規律,你要遵從大家心裏的這種驅動,同時你還要把度調得非常好,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

    萬建英:我可以再舉一個例子,就是美國第一任證監會主席是老肯尼迪,是後來當了總統的肯尼迪的父親。老肯尼迪在當時那個時代是華爾街的一個投機商,被華爾街人稱為是老狐狸。1929年大蕭條以後,羅斯福總統就説這個證券市場真的需要監管了,就成立一個美國證監會,第一任主席是讓老肯尼迪來當,這個決議一齣來大家一片譁然,首先第一匪夷所思,覺得這個不就讓黃鼠狼看雞窩,有這樣。第二個大家又覺得拍案叫絕,也只有老肯尼迪知道華爾街所有的這些勾當和內幕交易,知道他們玩的所有的伎倆。

    陳偉鴻:老千對付老千。

    萬建英:對。所以其實這個監管是一門藝術,美國的一個監管,我想它的原則特別好,因為它一直用的是100多年前聯邦大法官布蘭戴斯的一句名言,叫“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燈光是最好的檢查,維護大家的知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