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臺 > 315調查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高價有機菜存認知誤區 成本僅比普通菜高二三成

 

CCTV.com  2012年01月18日 15:25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新聞網  

  董金獅表示,國內有機蔬菜不應處在目前市場上的這個價位,它的成本只高出普通蔬菜成本的30%左右。

  編者按:臨近歲末,百姓的餐桌又被央視爆出安全隱憂。12月1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以假充真“有機菜”》報道,曝光了山東濟南一些大超市高價售賣的有機蔬菜並非有機,農藥、化肥仍在源頭使用。對此,中新網財經中心從市場銷售、有機企業、農業專家、認證機構和政府監管等角度採訪,試圖深度圖解“純天然、無污染、營養價值高”之有機食蔬多方真相。

  中新網12月5日電(財經頻道 秦辰)12月1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以假充真“有機菜”》引發網友關注。“有機菜”的高價,似乎無法保證其“貨真價實”。為此,中新網財經頻道專訪了食品安全領域專家,通過對有機蔬菜成本的探究,試圖揭開“以假充真”背後的秘密。專家們普遍表示:有機菜的成本大約比普通蔬菜高出20%到30%,但市場上的售價卻翻了幾倍幾十倍,主要是由於經營者受利益驅使,暴利銷售;同時,由於監管的缺失,導致現在以假充真的“有機菜”出現。

  有機蔬菜認知存誤區 並非所有地區均可種植

  很多消費者認為,由於有機蔬菜價格高,所以更健康、更安全、更營養。對此,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這種觀點不一定正確。他認為,有機蔬菜在生産上不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物品,所以在安全方面比普通蔬菜更好一些,但並代表普通蔬菜就不安全。“我們國家一再強調無論是有機的、綠色的還是無公害的蔬菜都是安全的,只是安全系數上,有機的最高,其次是綠色的,然後是無公害的。”

  對於目前有機蔬菜種植場林立的現象,董金獅表示,並非所有地區都適合種植有機蔬菜,絕不能孤立的來看。“因為你不用農藥化肥,而其他人用了,周圍的環境保證不了有機蔬菜真正的有機。地下水或者空氣受到了污染,甚至別人地裏的蟲子跑到這裡來了,怎麼辦呢?使用一些生物或者物理的方式可能達不到效果。結果就是最終還會使用農藥。”

  董金獅説:“並非所以地方都適合種植有機産品,這需要對整個環境進行考核,所以認證機構對不具備條件的地方要先進行改良,達到標準才能發證,有些有機蔬菜要種植一年或兩年以後才能發證,如果只看資料就認定其為有機蔬菜種植基地,這是坑害了消費者。”

  假貨氾濫亂象叢生 有機菜成本僅比普通蔬菜高兩三成

  目前市場上只要標記“有機蔬菜”字樣的商品,基本上都價格不菲,很難成為普通百姓的“家常菜”。儘管如此,這些所謂的“有機菜”卻很難保證名副其實。對此,中國保健協會事務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會長孫樹俠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普通蔬菜從營養上來説,肯定不如有機蔬菜,有些地方可能挑一些“長相”比較好的普通蔬菜冒充有機蔬菜,主要還是由於利益驅動,因為有機蔬菜的價格比較高。

  孫樹俠説:“因為(有機蔬菜)銷路好,價錢貴,現在有些經營者只開一小塊地,在獲得有機蔬菜標識以後,其他土地出産的産品就可以以假亂真了,甚至在外邊買一些根本不是有機蔬菜的菜回來冒充。”

  面對市場上有機菜的高價,其成本幾何,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對此,孫樹俠認為,從國外有機食品的成本來看,一般會比普通蔬菜的成本高出20%,不會高出太多。“但是我們國家的價格還是比較貴一些,主要是因為流通領域的價格較高。”她同時指出,如果其售價超過普通蔬菜5倍以上,那基本認定它是暴利。

  董金獅也表示,國內有機蔬菜不應處在目前市場上的這個價位,它的成本只高出普通蔬菜30%左右。“有統計顯示,正常情況下,有機食品的成本應該比普通食品貴30%左右。”他認為,有機蔬菜節省了使用化肥、農藥等産品的花銷,但也增加了對外來生物入侵、蟲害的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成本。“比如需要拉網,對空氣質量、水的質量、以及土壤質量進行檢測控制。但總體來看,其售價不應高出普通蔬菜幾倍甚至幾十倍。如果那樣的話,我覺得它就不該獲得那麼大的市場,同時也會致使企業弄虛作假、鋌而走險。”董金獅説。

1/2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