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臨近歲末,百姓的餐桌又被央視爆出安全隱憂。12月1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以假充真“有機菜”》報道,曝光了山東濟南一些大超市高價售賣的有機蔬菜並非有機,農藥、化肥仍在源頭使用。對此,中新網財經中心從市場銷售、有機企業、農業專家、認證機構和政府監管等角度採訪,試圖深度圖解“純天然、無污染、營養價值高”之有機食蔬多方真相。
有機食品認證亂象迭出 認證機構自身成監管盲區
有機食品商超遇冷 專供送禮市場催生暴利行業
高價有機菜存認知誤區 成本僅比普通菜高二三成
中新網12月5日電(財經頻道 陳璞)以假充真的“有機菜”被央視曝光,使得原本並不十分受關注的有機食品行業一下被拋到了風口浪尖。而老百姓在驚訝于不法企業如此猖獗地賺取高額利潤的同時,也不禁産生更多疑問,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有機食品?有機食品行業的認證機構是否真如媒體所評價的“泥沙俱下”?雖然有機食品標榜著健康、安全、不污染環境,但是這些食品是否真的值得信任,花高價真能買來健康和安全嗎?
為了探尋有機食品行業的真相,中新網財經頻道近日採訪了一家有機食品企業的董事長,不過這位董事長卻在採訪中再三叮囑不要透露他的公司和身份,“因為現在大部分公眾對這個行業還沒有建立起信任,所以我們現在説什麼都只會招致反感。”
什麼是有機食品?
有機農業體系生産且須獲得認證
“央視在報道中所提到的企業,生産有機蔬菜的過程是很不規範的。”對於此次被曝光的山東肥城市和壽光市一些有機食品企業在有機蔬菜的種植過程中使用化學農藥,甚至是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3911”,上述人士告訴中新網財經頻道,“不要説是作為有機食品,就算是作為常規農産品來賣這也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
那麼,雖然“3911”是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但是類似溯菌?五硝苯、醚菌酯和氫氧化銅這類化學農藥,按我國農藥毒性分類標準屬於低毒殺菌劑,是一般蔬菜種植中允許使用的,為什麼有機蔬菜的種植中卻不能使用呢?
説到這裡,就必須先知道什麼是有機蔬菜。
根據國家標準規定,有機蔬菜指的是在整個生産過程中,都必須按照有機農業的生産方式種植的蔬菜,生産過程中完全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轉基因功能技術。同時,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以保證它純天然、無污染的特點。
毫無疑問,純天然、健康、無污染、無農藥殘留,就是當前有機蔬菜所主打的賣點,也是有機蔬菜與普通蔬菜相區別的主要特點。
“有機農産品與普通農産品相比,如果病蟲害無法控制的話所有的東西可能就都廢掉了。” 上述人士表示,有機蔬菜的種植要求較高,在某些地區,企業的生産環境非常困難,病害無法控制,蟲害也無法解決,於是就出現了像央視曝光的企業那樣違規使用農藥和化肥,從有機蔬菜變成了普通蔬菜甚至變成了有毒蔬菜。
那麼,摒棄了傳統蔬菜種植方式的有機蔬菜是如何生産出來的呢?
上述人士告訴中新網財經頻道,有機蔬菜的生産過程非常複雜。首先是選擇産地跟環境,包括水、土壤、空氣等因素;第二是種植過程中的育種、施有機肥、病害防治、蟲害控制;最後就是採購儲存、運輸包裝等環節。
有機食品如何進行認證?
認證機構全過程質量控制和審查
“雖然有機蔬菜的種植要求很高,但是事實上很多的農民兄弟自己吃的蔬菜由於他們同樣不使用化肥和農藥,很大程度上已經接近於有機蔬菜了。”上述人士笑言,雖然有機構稱中國的有機農産品佔所有農産品的比例還不到0.1%,但是如果再加上6億農民自己所消費的那一部分農産品,這一比例就將大幅攀升。
不過,農民們自己所消費的農産品雖然接近於有機農産品,但是與有機農産品仍有著最重要的差別。因為國家規定,即使完全按照規定的有機農業生産方式生産,還必須經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全過程的質量控制和審查,才能最終被認定為有機食品。
上述人士告訴中新網財經頻道,目前我國有二十多家第三方認證機構,而這些認證機構都是經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其認證能力、專業水平、信用能力進行評估後,給予許可允許其進行有機認證的。
2005年,國家出臺了《中國有機産品標準》,與此同時,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也制定了具體的管理條例,這些都是所有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認證的標準。
但是儘管如此,2009年,《南方週末》還是曝出一家有機食品銷售公司抽檢代理的産品,兩年內共發現兩百多個已獲得認證的有機産品不合格。而且,有機食品認證的有效期僅為一年,但市場上卻鮮見主動標識認證有效期的有機産品。
近日有媒體在走訪後也指出,認證環節中明確規定,農場需要有一到三年的轉換期,但部分認證機構收錢之後兩個月就發證了。在種菜的過程中,對於大量違規使用農藥化肥的現象,也完全沒有按照國家有機産品認證管理辦法規定對認證單位進行有效跟蹤檢查,未能盡到監督職責。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