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中儲糧相關負責人宣佈:中儲糧金鼎年內將加大對銷售渠道的投入,進一步拓展市場。預期在五年內,年銷售量由目前的20萬噸增長至到120萬噸,屆時將佔據約15%的食用油市場份額。
中儲糧油脂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慶榮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全球氣候異常導致國際糧價大幅上漲,給整個食用油生産行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但是中儲糧負責中央儲備糧油的經營管理,擁有中央儲備油輪換的核心資源、遍佈全國的收購和儲備資源,可以把握原料市場並快速培育銷售網絡,具有能夠儘量控制生産成本和銷售費用的能力。
他説,中儲糧油脂公司的油脂加工費用比同行普遍低6%左右,這將成為金鼎的一個巨大競爭優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秦中春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儲糧是國資委直接管理的政策性中央企業,擁有國內覆蓋面最廣、規模最大的糧食儲運網絡。憑藉這個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能很好地抵禦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衝擊,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小包裝食用油銷量接近700萬噸,平均市場增幅在5%左右。其中益海嘉裏集團“金龍魚”等品牌組合目前佔據的市場份額約為40%,中糧食用油市場份額增至15%,而中儲糧金鼎今年預計完成的銷量大約在20萬噸,所佔市場份額在3%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金龍魚、福臨門等品牌的花生油今年以來二度漲價。商務部生活必需品市場系統重點監測的數據也顯示,36個大中城市的食用油零售價格普漲,漲幅在8%到15%之間。當前油價高漲,對中儲糧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王慶榮説:“目前,國內食用油市場已經發展到相對成熟和穩定的時期,市場競爭極為激烈。作為一個新進入者,金鼎的面臨的壓力不言自明。”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外資食用油品牌控制了我國食用油市場超過半數的份額。外資食用油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強勢表現,對中國的糧油戰略安全提出了挑戰。
王慶榮表示,作為國資力量,中儲糧油脂公司有義務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優質實惠的食用油産品,維護市場穩定發展。從整個油脂行業來講,金鼎的存在無疑增強了我國民族品牌在對抗外資時的話語權。
秦中春認為,中儲糧進入食用油行業與自身所承擔的國家宏觀調控職責並不矛盾。其作為一個獨立的競爭者參與市場競爭,通過有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市場手段更好地履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他説,由於食用植物調和油長期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標準,特別是沒有對調和油配料比例的統一要求,許多不法生産企業喜歡弄一些模糊概念。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調和油市場存在以次充好、隨意勾兌、標識混亂等問題。因此他呼籲儘快出臺食用植物調和油行業國標。在他看來,這不僅是市場規範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對民眾食品安全和質量的有效保障。(見習記者 袁國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