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 朱方舟 ○編輯 全澤源
耶魯大學旗下管理資金規模達193.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23億)的耶魯基金去年以21.9%的投資回報率領跑全球高校基金,續寫着耶魯神話。如此大基金在如此熊市裏還能取得近22%的回報率,殊為不易。記者多方採訪得悉,耶魯基金制勝法則至少有三點。
耶魯基金制勝法則
首先,該基金的成功與捐贈基金息息相關。據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甘劍平介紹,美國私立大學成立的基金絕大部分屬於慈善基金性質,基金來源於大批校友為學院獨立所提供的捐款,用於支付學校日常開支、學生獎學金等,部分則用以對外投資。作為常青藤聯盟的名校之一,耶魯大學歷史悠久,有諸多成功校友為基金捐款,資金來源有保障。
有業內人士表示,“基金會在美國大學的地位非常關鍵,主要體現在對學校的日常收入和留存資産的影響上。大學基金會每年都將一部分投資收益轉為日常收入支持學校的日常開支,這已成為大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耶魯大學投資收益轉入佔總收入的比例由2000年的22.2%上升至2005年的32.1%,超過贊助研究成為最大的收入來源。”
其次,耶魯基金有一位貢獻極大的核心管理者——戴維.斯文森。事實上,耶魯基金並非一路一帆風順,也曾經歷瀕臨破産的重創,斯文森的出現改寫了歷史。甘劍平稱,斯文森是“慈善基金史上實踐及理論的革命者”。他進一步解釋道,早期的高校基金均採取穩定性高的理財方式,如存銀行、債權投資等;斯文森在對外投資上不走尋常路,選擇風險較大、回報高的投資方式,如投資VC、PE、對衝基金等。耶魯基金當時便投資了紅杉、凱雷等一批優質機構。斯文森不僅成就耶魯基金的輝煌,更成為其他高校基金市場化轉型的建立參照係。
自斯文森1985年接任耶魯基金首席投資官以來,耶魯基金以16.1%的複合年收益率增長,這是任何大學或者學院基金會從未企及的水平。哈佛基金的收益率為14.9%,位列第二。
最後,完全市場化的運作也成為耶魯基金的成功秘訣之一。據了解,除了冠以“耶魯大學”的名頭之外,耶魯基金完全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雇傭資深投資經理、激勵機制健全等。比格斯也在《對衝基金風雲錄》一書中提到:“耶魯基金會辦公室共有20名員工,包括秘書在內,但聘用了上百名外部經理。”
誰將成為中國的“耶魯基金”
以耶魯基金等高校基金為藍本,我國多家名校相繼成立基金會:去年5月16日,中歐商學院成立法維納斯中歐創業基金,並進行投資項目的初選;同年6月底,依託中山大學成立的中大創投完成了第一期私募股權基金“中創一號”的募集;早在幾年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也曾聯合組建北大招商創業投資管理公司;清華大學教育基金位列農業銀行第21位戰略投資者。
國內已成立的大學基金幾乎都有雄厚的背景,有望誕生中國的“耶魯基金”嗎?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成立基金的國內大學全部都是公立的,即都是屬於國有資産,往往不夠市場化、注意風險控制,不具備做基金先天優勢。此外,若國內高校不動用國家、政府資産,完全做到社會化,能否籌集到鉅額個人捐助還是一個疑問。
甘劍平認為,在目前國內資本市場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國內暫時不會出現如耶魯基金一般成功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