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CPI沒有告訴我們什麼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4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特區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 左小蕾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報告,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上月回落了0.4個百分點。筆者認為,CPI顯示的是當期的價格水平,單月數據不能作為對未來物價態勢和政策取向的判斷依據。為避免被不正確的數據信息挖掘思路誤導,筆者希望能討論CPI沒有告訴我們什麼。

  首先,CPI漲幅下降沒有告訴我們通縮會必然出現。筆者認為,單月CPI增長低於2%並沒有釋放任何通縮信號。通縮不是一個孤立現象,而是與通脹一樣,是經濟形勢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高通脹與經濟過熱聯絡在一起,通縮與經濟衰退聯絡在一起。判斷通脹還是通縮,需要增加對經濟增長形勢更全面的分析和判斷,簡單從單月CPI數據就作出通縮判斷,信息是不夠充分的。只要今年穩增長的目標能夠實現,就不會帶來通縮風險。

  其次,CPI下降沒有告訴我們貨幣政策應該寬鬆。有觀點認為,近期CPI增幅已經明顯回落趨於平穩,貨幣政策應有所放鬆。這種解讀不斷強化了市場對於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這種認為通脹形勢平穩銀根就要放鬆的看法,是對貨幣政策缺乏基本認識。

  第三,當月CPI沒有告訴我們未來物價走勢。CPI不是一個前瞻性的指標,而只是當期價格總水平的量化顯示,嚴格來説沒有發出對未來CPI如何變化的任何信息。

  CPI漲幅的計算是由兩部分決定的。一部分是翹尾因素,這一部分由去年的通脹水平決定,可以被準確計算出來。2012年剩下的五個月的翹尾因素分別是0.7、0.2、0.1、0.3和0,沒有懸念地呈現下降態勢。未來影響物價形勢的最大變化在CPI漲幅計算的第二部分,即新增因素。影響物價變化的新增因素由輸入性因素與國內因素綜合形成。輸入性因素一方面來自資本流入帶來流動性的變化。在當前人民幣呈現雙向波動,美元對其他貨幣升值的情況下,資本流入的壓力並不大,不構成下半年通脹的壓力。輸入性因素另一方面表現為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根據現在的信息,國際糧食價格由於乾旱呈現上升狀態,這會對未來我國的購進價格産生上升壓力,一到兩個月的滯後影響可能通過PPI傳導至終端消費價格。不過因為美國大選在即,所以國際油價可能會在每桶90美元左右震蕩,對國內通脹的影響應該可控。中國糧食進口主要是大豆和玉米,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食品價格會有所影響,但根據現在的信息,總體上輸入性通脹因素影響在可控範圍內。

  從國內因素看,首先貨幣政策比較審慎,不會構成未來通脹的貨幣基礎。非貨幣因素包括要素價格機制調整和工資調整,也會對未來物價上行産生影響。但通過前期的觀察,要素價格調整對非食品價格的影響基本在1%—2%的水平,並沒有顯示對CPI具有較大的直接影響。今年全國各地較大面積的自然災害對蔬菜水果的生産和運輸産生的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食品供求關係,不排除未來幾個月食品價格會有所上升,甚至可能推動CPI漲幅重上2%的情況,不過這個影響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

  綜合國內因素,全年平均價格總水平漲幅應該可以控制在3%—3.5%,低於政府設置的4%的可承受水平。因此,貨幣政策可能會堅持與實體經濟同步的穩健態勢,價格機制改革會繼續推進;糧食收購價格會適度上漲,有利於農民收入的提升;通過流通環節的價格調整産生穩定食品價格,進而平衡糧食收購價格上漲對物價的影響,可能會更加積極。

  (作者為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

熱詞:

  • CPI
  • 通脹
  • 通縮
  • 漲幅
  • 貨幣政策
  • 食品價格
  • 輸入性
  • 國內因素
  • 翹尾
  • 資本流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