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經濟學家方成:各國應建立應急機制保障糧食安全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4日 1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專訪:各國應建立應急機制保障糧食安全

  ——訪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學家方成

  新華網羅馬8月13日電(記者劉宇)近一段時間來,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世界主要産糧國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災侵襲,聯合國糧農組織市場和貿易司經濟學家方成1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主要産糧國和出口國的氣候和産量變化都會引起市場波動,各國應建立糧食應急安全網保障糧食安全。

  方成説,目前,很多國家仍處於作物生長季節。短期內市場的變化還要取決於主要産糧國未來幾個月的氣候狀況,特別是大米的供應情況。

  就目前形勢來看,俄羅斯已宣佈旱災仍在可控範圍內,暫時不會減少糧食出口。而糧農組織也預計,中國、印尼以及泰國的水稻産量將增加,非洲水稻産量可能比去年增長3%,澳大利亞産量將比去年增長32%。玻利維亞、哥倫比亞、秘魯和委內瑞拉等南美國家産量預計良好。

  然而中長期的糧食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方成説,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國際糧食價格已處於高位運行,根據糧農組織和經合組織此前發佈的展望報告,在10年之內,國際糧價仍將處於高位運行,這主要源於高速增長的農産品需求和較慢增長的農産品生産率之間的矛盾。

  方成告訴記者,近二十年來,全球農業生産增長不斷放緩,這種趨勢也將在未來十年內繼續持續。同時,成本的上升和不斷增長的資源約束以及環境壓力,正制約著全球所有地區農業生産的增長。此外,收入增加和城市化加深也將進一步導致消費飲食的變化,肉、奶及其加工製品的需求在新興經濟體內顯著上升。

  方成認為,未來糧價仍可能處於高位運行,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大的波動,甚至會引發糧食危機。

  方成説,從2007至2008年的經驗來看,無論糧食出口國還是進口國,任何國家單邊採取的進出口政策,如恐慌性大量購買或出口限制等,都是造成世界糧食危機的主要原因。因此,各國應積極建立應急機制保障糧食安全。農業市場信息體系(AMIS)能否發揮信息傳遞和政策協調作用將對消除糧價波動的潛在風險産生影響。另外,20國集團建立地區庫存系統也將是應對糧價上漲的有效舉措。

  方成認為,從國家層次看來,建立糧食應急安全網對糧食市場的穩定至關重要。以中國為例,大豆和玉米是中國主要進口的兩種農作物。由於此次這兩種作物受旱災影響嚴重,中國應立即行動,防止玉米價格對小麥、大米及畜産品的傳導作用。

  此外,加強國內農産品市場信息系統,保證市場正常運行,防止糧食投機也十分重要。方成説,從中長期來看,加強糧食安全的關鍵是要進一步扶持農業生産,大力倡導可持續發展,才能滿足不斷上升的食品、飼料、燃料和纖維的需求。

熱詞:

  • 方成
  • 糧食安全
  • 經濟學家
  • 糧食危機
  • 糧食價格
  • 糧食市場
  • 應急機制
  • 糧價波動
  • 旱災
  • 水稻産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