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接連而至的暴雨天氣已經開始催生物價上漲,蔬菜價格最為明顯。
昨日,商務部發佈的商務預報監測數據顯示,上周(7月30日至8月5日)食用農産品價格仍以上漲為主,受7月下旬以來全國多地強降雨的影響,18種蔬菜批發價格連續3周回升,累計上漲12.2%。
國家統計局將於8月9日發佈7月CPI、PPI等經濟數據。多家機構預計,7月CPI將破“2”,進入“1”時代。
7月底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降暴雨,這對蔬菜等生産週期短的食品價格造成巨大衝擊,很多地方蔬菜均價環比都出現了超過10%的上漲。
“買了2斤黃瓜花了8塊錢,一斤大蔥3塊,這個價格快和過年時候差不多了。”剛遭遇暴雨災害的河北秦皇島市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和半個月前相比,黃瓜、茼蒿等夏季較便宜的綠色蔬菜價格翻了差不多一番,商販説主要是暴雨影響了供應。
商務部發佈的權威數字也反映了同樣的趨勢,生菜、大白菜和黃瓜價格漲幅明顯,分別較前一週上漲30.3%、18.8%和17.9%。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測7月份CPI同比將在1.7%左右。連平表示,由於多地持續暴雨影響蔬菜生産及供應,7月食品價格環比可能基本持平,但7月CPI翹尾因素大幅回落0.47個百分點。他認為,未來幾月CPI翹尾因素仍將持續回落,如無新的漲價因素,三季度CPI可能維持在2%左右的較低水平。
瑞銀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預計7月CPI同比增幅將降至1.8%。汪濤指出,進入7月份以來,在季節性需求的支撐下,食品價格已環比企穩。由於需求總體仍然偏弱,前期國內油價下調,非食品通脹率也將持續低迷。因此,她認為7月CPI同比增幅將在兩年半以來首次降至2%以下。《每日經濟新聞》、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