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在倫敦奧運會的第一週,國內的觀眾們發現有這麼一個現象比以往都明顯。外國代表隊裏的中國面孔越來越多。後續的報道披露,他們並不是出生或者移民到國外的海外華人;正相反,他們出生在中國,父母在中國,所參加項目的啟蒙和訓練也在中國。儘管他們的參賽項目不盡相同,但似乎有一個共同點:從市場規模或者參與人數上來看,這些項目在世界體壇上有些“非主流”。
觀眾們的不解,直到哈薩克斯坦選手祖兒菲亞和馬內扎分別拿下了女子舉重53公斤級和63公斤級金牌,才水落石出。她們都曾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運動員,但是通過一項被媒體稱作“養狼計劃”的國際體育交流活動,代表其他國家參加國際體育賽事。像新加坡著名的女子乒乓球運動員李佳薇,也是這個計劃中的一員。
一個運動員或因婚姻,或因生活,或因金錢,改換國籍代表另一國參賽並不罕見。比如,因婚姻遠赴瑞士,後來代表瑞士出賽的中國體操運動員李東華,或者改名“三都主”的巴西裔日本足球運動員桑托斯,等等。但對運動員來説,這多半是“個人行為”;而“養狼計劃”,則是有目的的“組織培養”。“養狼計劃”看似國際交流,但放眼望去,卻難以找到相同的例子。
媒體報道説,這項計劃起源於乒乓球,因為我們擔心中國隊長期一家獨大,有可能導致該項目被剔出奧運會。更關鍵的是,這些項目在國外沒有多少人參與,所以只能寄希望於培養一批“國際小狼”。這樣既能在國外普及運動,還能在賽場上創造幾個冷門,避免中國隊一家獨大的情況,也可以作為外部激勵的手段,拉動國內運動員提高水平。
這樣看來,“養狼計劃”就相當於體育界中的“國際無償援助”。絕大多數國人都清楚,國內主流的運動員培養體系,就是國家花錢培養專業運動員。所謂國家花錢,歸根結底花的還是納稅人的錢。但現在看,這錢花得已經超出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邊界線。這有沒有增強外國人民的體質我們不清楚,但幫助人家摘金奪銀,是確確實實的。對中國的納稅人來説,壓力有點山大。
更進一步説,當今的體育事業早已市場化。資本出錢,人才出力,觀眾出時間,在明星運動員身上,已經延伸出體育用品、教育、經紀、運動醫學等眾多子行業,更不要説大型企業動輒上千萬美元的贊助。在資本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之下,運動員也早就實現了國際化。梅西可以在國家隊為阿根廷爭取榮譽,也可以在巴塞羅那俱樂部讓西班牙人狂熱,更讓世界上無數的足球少年,視拉瑪西亞為心中的聖地。這樣的“國際交流”跟“養狼計劃”比起來,納稅人身上的負擔,是不是要輕鬆很多?
説穿了,“養狼計劃”就是那“有形的手”伸得太長的産物。市場既然在資源配置上如此公平有效,為什麼不能再擴大它的範圍呢?“有形的手”去糾正市場失靈,正確做法是在“商業體育”之下,關注普通民眾的體質健康。看看當今的城市鄉村,田徑場、足球場能有幾處,暢遊50米的泳池能有幾許?人們看到的是:地王越來越多,體育設施越來越少,門票越賣越貴。與每隔四年才打一次的“金牌雞血”相比,民眾更在意的是長久的健康幸福。
(作者係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特邀觀察員 )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