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通江:連片扶貧富老區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2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張遠忠

  走進革命老區四川通江縣,優美舒適的村民聚居點、生機盎然的産業園區,一幅幅美麗的景圖盡收眼底。昔日貧困的四川省通江縣如何利用優勢,轉變成為了如今的全國扶貧開發示範區呢?近日,筆者來到了通江走訪調查。

  “黨的政策真好。政府為我們統一規劃,統一修建,樣式也好,住起來很舒適,和城裏人的生活一個樣。”沙溪鎮王坪村王朝厚説。

  據介紹,通江近50萬人分散居住在中高山區。實施巴山新居工程是扶貧開發、統籌城鄉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通江採取移民搬遷、災後安置、鼓勵城鎮購房等綜合措施推進巴山新居工程,通過整合資金,積極構建公共服務體系,全力推進扶貧連片開發。交通、水利、電力、信息等“四大網絡構建”為重點的基礎建設呈跨越式發展,“行路難、上學難、飲水難、行醫難”的面貌得到根本緩解。

  “我不花一分錢,還當上了‘農場主’!”興隆鄉薛尚仁興奮不已。他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當地茶葉産業項目的管理。在運營模式中,實行生産資料統一採購、生活用料統一協調、管理技術統一培訓、鮮葉統一收購。加工業主以利潤的10%向農戶分紅。現在,老百姓把栽茶作為家業來建,積極性非常高。

  老薛算了一筆賬,通過連片扶貧開發,使農戶每畝增收達1100元。而這只是通江縣實施連片扶貧開發的一個縮影。

  今年斥資2.77億元在周子坪村,按照“四川一流、山區第一”的標準打造中國通江銀耳産業園。“這將成為全國最大的以食用菌為主的文化産業園。不僅成為富有通江特色的文化支柱産業,成為對外宣傳通江的名片,而且還豐富了通江銀耳文化,促進扶貧攻堅,推動經濟社會穩定快速發展。”通江縣委宣傳部長趙邦秀説。

  治貧先治愚。變“輸血”為“造血”,是通江連片扶貧工作的破題之舉。通江是勞務輸出大縣,每年有22萬人在外務工,缺技術、缺文化、缺能力的人員到達60%左右。通江大力堅持“培訓緊跟市場走”和“培訓一人、就業一人,帶動一片”的總體思路,圍繞農村産業結構調整,與當地主導産業和各類致富項目相結合,開展種植、養殖等10多項實用技術培訓,由當地技術員、“土專家”講授和指導,使農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堅持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戰略任務來抓,整合職教資源和就業政策、助學政策、惠農政策,讓“三缺”農民走進課堂,做到培訓與儲備、培訓與就業相結合,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有中央、省、市的傾情關懷,老區人民感恩奮進,苦幹實在,一定會取得一流的扶貧成效。”通江縣委書記趙萬先表示。

熱詞:

  • 扶貧開發
  • 通江銀耳
  • 惠農政策
  • 扶貧攻堅
  • 扶貧工作
  • 造血
  • 輸血
  • 新居工程
  • 老區人民
  • 農戶
  •    

    搜索更多扶貧開發 通江銀耳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