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7月30日發佈報告稱,美國罕見大旱以及其他糧食産區的農作物狀況導致國際糧價上漲,由於目前糧食庫存量低,收成好壞還將取決於全球天氣情況,從而使糧價更容易産生較大的波動。
31日,受美國農業部公佈利空的農作物生産狀況報告影響,美國玉米(2398,-1.00,-0.04%)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一度上漲至每蒲式耳8.19美元,刷新歷史新高。
世行在30日的報告中分析,目前國際糧價上漲的狀況和2008年的糧食危機不同。在2008年,在其他糧食品種漲價的同時,稻穀和小麥價格漲幅最大,但由於農民謀求從漲價中獲利而大幅增加糧食供應,導致2009年糧價出現較大回落。在2012年,所有非稻穀類糧食産品,包括小麥、玉米和大豆的價格普遍上漲。
數據顯示,小麥價格自6月中旬以來漲幅超過50%;玉米價格自6月中旬以來漲幅超過45%;大豆價格自6月初以來上漲近30%,自去年年底以來漲幅近60%。
世行指出,截至目前,作物預測尚未顯示主要糧食品種有可能實際發生短缺。不過,糧食庫存量低,而且收成好壞還將取決於全球天氣情況,從而使糧價更容易産生較大的波動。
在2008年,稻穀價格上漲了兩倍多,給貧困人口、尤其是亞洲貧困人口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雖然目前稻穀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但現有的大米庫存還比較令人放心。此外,目前原油、化肥和國際貨運價格低於2008年的水平,這樣既有利於降低糧食進口成本,也有利於下一季作物的播種和成長。
世行還在報告中維持其一直以來的警惕:“我們能夠預計至少在2015年之前糧價會持續波動,漲幅超過平均水平。在最貧困國家,居民日收入的三分之二用於購買食品,糧價上漲對全球增長和社會穩定構成威脅。不過,糧價上漲能夠給貧困農民帶來亟需的收入,使他們能夠投資,增加産量,從而為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做出相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