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在檢驗檢疫部門對進境奶粉的檢查中,發現了8批次嬰幼兒奶粉不合格。其中,德國産的泓樂幼兒配方奶粉(1段、2段、3段)以及泓樂較大嬰兒配方羊奶粉由於標簽不合格被銷毀,總量達9.63噸。同時,新西蘭産的3批次可益多幼兒配方奶粉、嬰兒配方奶粉以及較大嬰兒配方奶粉同樣由於標簽不合格而被檢驗檢疫部門銷毀。
最近一段時間,洋奶粉頻頻出現質量問題,其質量究竟如何也飽受質疑。前不久的香蘭素風波尚未消散,此次洋奶粉又身陷質量門遭到銷毀。這次銷毀的泓樂(Holle)奶粉一直都以“高品質的嬰兒食品”而自居,自稱有“超過80年的專業經驗”;而可益多(Carrickmore)則一貫標榜自己“新西蘭本土奶粉”的身份,沒成想剛登錄中國就因不合格而被銷毀。
因此,有業內資深人士稱,洋奶粉一直以來都是以高品質自居,因此在價格上也會比國産奶粉高出很多。例如,這次被銷毀的可益多,在中國的售價比在新西蘭高出一倍,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中國媽媽願意去買,就是因為認準了洋奶粉自稱的高品質。然而隨著洋奶粉質量問題接連被曝出,很多消費者對於洋奶粉的認同也逐漸出現了動搖。
一方面是質量頻頻遭到質疑,另一方面,不少洋奶粉卻“逆勢而上”,近期,眾多洋奶粉品牌紛紛宣佈加價。記者近日從達能旗下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産商多美滋處獲悉,該公司將“率先”在中國市場推出名為“優階”系列的新嬰幼兒配方奶粉,值得注意的是,這款定價更高的新産品推出後老産品就會從中國市場“告退”,目前該品牌奶粉在網絡銷售渠道價格已顯示約有逾一成的提價。這意味著,自去年以來在國內乳業風波不斷的環境下,國內主流的“洋奶粉”已接力完成了約10%的漲價。
資料顯示,從2011年至今,美素、雅培和惠氏已經先後換包裝或直接提價,漲幅都在10%左右,今年3—4月間美讚臣也進行了約10%以上的漲價。近三年來,包括美讚臣、多美滋、惠氏、雅培、雀巢五大品牌累計漲幅約50%。國內著名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記者採訪表示,洋奶粉毛利高達60%—85%,凈利潤達18%—30%,“近幾年來,洋奶粉平均每年漲幅超過16%。”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國內奶粉的毛利在30%—40%之間,凈利不到10%。
可以説,與洋奶粉質量問題屢被曝光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部分消費者趨之若鶩的熱情。那麼,消費者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依然對洋奶粉癡心不改呢?也許,與其説消費者追捧洋奶粉,不如説是大家只是在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安慰罷了。洋奶粉之所以在我國格外被捧為“上賓”,問題的根源還是出在國産奶粉質量問題的頻出。兩相對比,洋奶粉自然成為部分消費者的首選。另一方面,不少消費者盲目地將産品品質與其價格及産地挂鉤,相信價高質優,有時候越漲越買,使得市場定價越高的産品,反而往往銷售狀況越好。因此,如果要改變洋奶粉霸道的現狀,根源還是在於國産奶粉品牌自身要強大,要從制度上強化、落實,逐步化解國産奶粉信任危機。只有那種一旦出現問題,那種決不姑息把造假者罰得個傾家蕩産的嚴格監管,才能讓消費者放心。相反,如果出現問題,消費者看到的只是無關痛癢的象徵性處罰,就必然會帶來此後連綿不斷的各種死灰復燃,讓消費者望而卻步,不得不投入“洋奶粉”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