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ESM受阻表明短期內歐元區整合趨"原地踏步"之勢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0日 1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德國憲法法院7月16日宣佈,將在9月12日就歐洲穩定機制(ESM)和歐盟“財政契約”是否違憲做出初步裁決。這意味著,原計劃于7月啟動的ESM最快也只能在三季度末正式啟動。此前德國國會以絕對多數通過了ESM與“財政契約”,但部分政黨與上萬名德國民眾6月底提出訴訟,稱ESM與“財政契約”需讓渡德國的財政主權,因此請總統暫緩簽署批准這兩項協議,並要求聯邦憲法法院發佈臨時禁令。

  作為解決歐債問題的核心機制,ESM推遲啟動時間的相關影響不言自喻,但僅就三季度危機國家的資金獲得性而言,事實上ESM受阻産生的負面效應相對有限:一方面,ESM在解決危機中的核心地位意味著德國憲法法院最終否定ESM與“財政契約”為小概率事件。另一方面,在ESM缺位的三季度,歐元區還有其他替代工具可供選擇:一是尚未停止運行的EFSF尚有部分資金,足以覆蓋有可能申請主權援助的西班牙的三季度到期債務;二是歐元區通脹壓力趨緩為歐央行提供了足夠的政策空間,三季度不排除歐央行重啟第三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及證券市場計劃(SMP)進而為危機國家政府與銀行業提供流動性支持的可能性。

  儘管從目前來看歐洲政治經濟整合仍屬主流趨勢,但本次事件再次傳遞了一個信號,即在民眾支持力度衰減等因素影響之下,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出現階段性退步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事實上,面對突如其來的歐債危機,無論是歐洲內部還是其他地區,無論是政治家還是經濟學家,無論是各國政府還是普通民眾,此前對拯救危機的主流認識均是“繼續強化歐洲整合步伐”:若要拯救歐元,必鬚根本上推動經濟與財政的進一步整合,相反,放棄一體化甚至是某一單個成員國的退出都意味著“歐洲的失敗”,會給整個歐元區乃至全世界帶來“災難性”後果。在歐元區解體是“不能承受之重”的認識下,德國、法國等核心國家承擔了救助危機國家的責任。但是,兩年多過去了,歐債問題並未有明顯好轉跡象,反而愈演愈烈,援助國的耐心也逐步喪失。先是德國內政部長宣稱“希臘是個無底洞”,後是法國總統奧朗德透露“一些國家希望希臘退出歐元區”。而僅從援助國民眾的角度看,從雙邊貸款到EFSM、EFSF再到現在的ESM、銀行業聯盟,名稱換了一次又一次,不變的是他們的出資義務。民眾並非沒有意識到ESM被否決對歐元區意味著什麼,但與其出資義務“無窮盡也”,索性“長痛不如短痛”,部分德國民眾甚至願意放棄歐元區曾經帶給他們的好處。如果歐洲債務問題繼續惡化,持有這種觀點的民眾會越來越多,而在援助國政府厭煩、民眾抵制的背景下,短期內歐洲區整合步伐趨緩不可避免。 (摘自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專題報告 2012年7月 作者:董敏傑)

  (來源:中國經濟網)

熱詞:

  • ESM
  • 歐元區
  • 財政契約
  • 整合
  • 短期
  • 趨緩
  • 主權
  • 憲法法院
  • EFSF
  • 歐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