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B股緣何“七月飛雪”成“竇娥”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0日 14: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突如其來的退市危機將閩燦坤B(200512)推入連續暴跌的深淵,一夜之間,閩燦坤B這家讓不少資深投資者都聞所未聞的公司,成為整個資本市場關注焦點,但它突然備受關注是因其持續跌破1元人民幣面值的紅線而走到退市邊緣。點擊進入新聞

  今日(7月30日),閩燦坤B繼續開盤跌停,為什麼一隻籍籍無名的B股會超越多只ST垃圾股,變成“退市第一股”?

  在監管層最初的設計中,B股市場是為了吸引外資而設立,百餘只B股為我國經濟做出不小貢獻。儘管如今我國不再需要B股市場來吸引外匯,但B股市場仍擁有252.76萬個賬戶。

  滬深交易所前不久發佈的退市新規,規定收盤價持續20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將觸發退市條件。但是這一規定卻沒有考慮過中國資本市場的複雜性。我國的上市公司有純A股(沒有發行B股)、純B股(沒有發行A股)、和A、B股同時掛牌交易,而虛高的A股股價顯然成為一些垃圾股的護身符。單純從業績來看,不少ST股的業績尚不如閩燦坤B,卻在A股的流動資金中享受著高估值、高股價,繼續自己“不死鳥”的神話。市場的參與各方應當反思,我國的資本市場,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股票退市?真正能夠實施退市的又是哪些公司?為何很多時候總是事與願違?

  從最簡單的角度,股票退市當然是“優勝劣汰”,可是何為“優”、何為“劣”?相比較A股而言,B股市場缺乏活躍度,資金、交易量、股價等很容易觸及退市紅線,但是這並不代表B股的上市公司是“劣”的代表。此次監管層的退市新規,沒有傷到大鱷,反倒吞了小魚。

  “一元退市標準”的規則的實施效果讓人擔憂,但願中國股市“優勝劣汰”的退市改革不會成為一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清水)

熱詞:

  • B股市場
  • 竇娥
  • A股
  • ST股
  • 燦坤
  • 股價
  • 不死鳥
  • 跌停
  • 資本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