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渣打銀行近日宣佈,將其個人電子銀行品牌“逸賬戶”擴展至北京、深圳、廣州等全國21個城市,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用戶可享受在內地28萬台銀聯ATM機跨行取款免收手續費。
外資行打出“免費牌”
記者粗略調查發現,在此之前,對於提供異地、跨行取款服務,各家銀行幾乎無一例外都要收取一筆手續費,且收費標準不低;對於既異地又跨行的取款服務,一些銀行還採取收費疊加政策,最高收費超過百元。
以五大行為例,收費標準相對較低的建設銀行,異地取款按照取款額度的0.5%收費(最低2元、最高50元),跨行收取取款額度1%的手續費(最低2元、最高50元);收費相對較高的工商銀行,異地按取款金額的1%收費(最低2元、最高100元),跨行取款加收4元手續費,既異地又跨行費用還得疊加。
因此,渣打銀行此番打出的“免費牌”頗具吸引力。渣打電子銀行業務總監莊欣偉介紹説,除可享受在內地28萬台銀聯ATM跨行取款免收手續費外,在境內網上轉賬人民幣5萬元以下免收手續費,一年內網上交易30次可獲等值人民幣500元電子禮券,此外,在境外一些地區取款超過2000元人民幣也將免費。
存款額度有要求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渣打上述免費服務並非沒有門檻。記者採訪獲悉,賬戶中日均資産餘額超過10萬元的渣打客戶,方可享受到免費服務;如果達不到10萬元的標準,則需按月繳納80元的賬戶服務費。
儘管如此,這種有條件的“免費”還是十分誘人。在北京一家網站工作的李女士告訴記者,由於工作關係,她需要經常到全國各地做推廣活動,由於異地取款手續費報賬不便,她每次都隨身攜帶大筆現金,“對於公司來説,10萬元門檻並不高,但卻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對於外資行打出的“免費牌”,中資行反應冷淡。記者致電包括四大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得到的答覆均是,目前沒有減免異地、跨行手續費的計劃。
而對於有銀行人士稱“實現異地存取款功能,商業銀行成本巨大”的説法,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公開表示,銀行數據系統建設存在一定投入,頭幾年收費高有一定合理性,但若干年後,成本逐漸收回,價格應該逐漸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