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 北京論壇
碎片化的信息,為公眾提供了窺探災情的窗口,也給他們參與救助提供了通道。
61年未遇的暴雨,讓北京深受澇災。而這兩天,成千上萬的微博也在關注災情,不計其數的網友參與了愛心互助,擴散救災信息、發動救災行動。據新浪微博統計,討論北京暴雨的微博已達千萬條。
一場暴雨,淋出城市的脆弱,也洗刷出人心的堅實。噴涌的“暴雨微博”,傳遞著愛心的熱量,也發揮著現實的救濟效用。
有車一族“雙閃行動”,免費接客回家;熱心供給避災臨時住所,提供食宿;轉發求救信息、救災進展;鼓勵救災者,悼念逝去的生命……在轉發、評論中,微博成了彼此救濟、守望的平臺,成了愛心蓄勢迸發的容器。網民們慷慨施援、各盡所能,用充滿切身體感與關懷的微博,拼接成大愛的拼圖。
不只是民間互助,許多政務微博也高速運轉:北京消防、平安北京與16區縣政務微博在暴雨期間,共發佈754條微博,轉發達50余萬次。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救災工作的透明度,而微博上發佈的求救信息,也為有關部門提供了更明確的救助目標。
媒體的官方微博也在暴雨的信息傳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京報的官方微博,一夜發佈60多條信息,不間斷轉發雨情水情和交通信息。
微博的爆炸式、裂變式傳播,本就貼合救災的緊迫性吁求。微博是網民們的“麥克風”和“擴音器”,當他們在第一時間發佈信息、交流反饋,公眾的參與熱情勢必被激發。微博激起更靈活、更廣泛的民間救災力量,讓政府和社會救災渠道更寬廣、更高效。因為微博提供線索,房山的數百名村民得以很快獲救;因為“捎你一段”的微博互助,好多乘客免於被困。可以説,微博填補了政府救災觸角的諸多“盲區”。
見證就是力量,微博串聯起人們的眼球,讓其聚焦于救災現場,這也會助推救濟的步伐。碎片化的信息,為公眾提供了窺探災情的窗口,也給他們參與救助提供了通道。在伸手救援中,網民們不再是“局外人”角色,也成了行動者,和那些遭受水患的百姓心心相連,成了命運共同體。
當然,微博的工具性,總是依附於人們的價值取向、觀念向度上。正是民眾的愛心集結,在微博上凝結成了一股強勁的人心暖流。
□佘宗明(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