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江西新餘市政府站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事情緣起于新餘市人大常委會網站的一則消息:7月12日召開的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市人民政府關於將江西賽維LDK公司向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償還信託貸款的缺口資金納入同期年度財政預算的議案。消息一齣輿論譁然:公帑償還私債,于理不通,于法無據,新餘市政府真是豈有此理!
江西賽維何方神聖,竟能迫使政府慷慨解囊?資料顯示,這家公司在財富中文網公佈的2012年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266位,是少數幾家來自江西的上榜公司之一。公司成立於2005年,目前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硅片生産企業。最近,江西賽維陷入經營困境,償還到期債務面臨困難。
一方是深處債務危機的新能源領域龍頭企業,一方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基層政府,熟悉政企關係的讀者應該不難理解,江西賽維和新餘市政府是被扭曲了的鳳凰與梧桐的關係。當龍頭企業陷入經營困境,所在地政府為保住未來的財政收入和穩定就業,一般都會使出渾身解數,只不過新餘市動用財政資金參與救助,做法的確有欠考慮。
對於新餘市政府的批評基於兩點理由:一是這種做法完全顛覆了財政資金的公共性質,因為只有在為確保政府公共職能實施的情況下,才能動用財政資金,雖然新餘市政府的做法通過了同級人大審議,但也不能證明這個議案完全合法。二是使用財政資金替私人企業償還債務與市場經濟原則相悖。政府的職能是提供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企業的任務是守法經營、照章納稅,正常情況下二者應是兩條平行線,關係不應過分緊密。但在實際經濟活動中,情況遠非如此,政府招商引資,大幹快上,不可避免要為企業經營行為背書;企業的經營活動或多或少會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預,危急情況下也會第一時間向政府伸手。賽維案例只不過是如此政商關係之一斑。
以公共財政和市場經濟原則來為新餘市政府挑毛病,道理可以説上幾天幾夜,但灰色的理論總是要回到無奈的現實當中來。當下的現實情況是,在發揮提供公共服務功能的同時,各地財政還承擔著繁雜的建設職能,甚至在很多地區,財政職能主要集中在建設領域。
當初,新餘的決策者有足夠的動力吸引江西賽維這樣的龍頭企業安家落戶,于公可以繁榮一方經濟,造福百姓,于私可以創造政績,加官進爵。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是否有故事不得而知,但為其輸血不只最近一例,早在2009年,當地國資系統的信託公司和城投公司就已經向江西賽維提供資金支持。
可以預見,建設財政還會存在非常長的時間,無論何種理論,都要面對這個現實。但是,建設財政不代表可以恣意妄為,政府同樣應該守好自己的邊界。新餘市政府的做法,起碼有一點可以改進,不應堂而皇之地將這事納入財政預算,無論財政資金對促進地方建設負有多重的任務,這種做法都是不能容忍的。浙江省一些地方政府在處理危機中的做法可以借鑒,對於陷入困境的企業,政府出面協調債權人關係,與企業共同商定重組方案。這個過程中,政府既能深度介入保一方平安,又能置身事外免遭外界詬病。 (作者係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觀察員)